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资阳:五举措强化宣传促清廉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来,益阳市资阳区纪委立足抓早抓小,通过不断创新,广泛开展廉政宣传,传播反腐正能量,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好转,带动了社风民风转变,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
     一、创新宣传形式,打造“廉政早提醒”宣传平台
     打造“资阳廉政早提醒”宣传平台,针对作风懒散、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购物、奢侈浪费等现象,在节假日、重要节点不定期地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企业老板员工等各类人群共1200多人发送廉政短信,实现全区党员干部和村镇、社区的廉政宣传全覆盖。同时将重要单位及位居腐败风险易发多发重点岗位的党员干部列入廉政提醒对象,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提醒短信和提醒公函,督促整改,防止小错酿成大错。2014年以来,在移动平台先后发送廉政短信7万余条,共对11个单位、116名领导干部有针对性的发送了廉洁自律提醒函,通过及时打招呼、早提醒,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有效减少了腐败发生率、降低了干部违纪率。“廉政早提醒平台”获2014年度市纪检监察创新特色工作荣誉,受到了市纪委的表彰肯定。
     二、突出宣传主题,围绕党纪条规教育年开展宣传
     依托“党纪条规教育年”,将党纪条规学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和手段反复宣传。编辑《纪检监察法规汇编》,出台《违反作风建设“8个一律免职”“15个一律问责”暂行规定》、《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实行“十个严禁“的规定》等一系列刚性制度,通过短信平台和乡镇(街道)部分单位的电子显示屏反复宣传,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自主命题,组织全区763名副科以上党员干部接受党纪条规考试,检验学习效果。结合资阳实际,部署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并将廉政活动的内容和效果通过报纸和网络等媒体予以公布。由区委书记带头,广泛开展“一把手”讲廉政党课活动;组织全区65家区直单位开展廉政演讲比赛;200余名领导干部赴赤山监狱接受警示教育;300余名干部参加党纪条规形势宣讲学习。通过主题宣传,正面推荐,形成了党纪条规学习和反腐倡廉宣传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加大宣传力度,弘扬风清气正的反腐正能量
     资阳区纪委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及时反映全区反腐倡廉工作动态和区委、政府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及成效,宣传党纪法规,在人民网、湖南日版、三湘风纪网等中央和省级媒体上加大上稿力度,并通过中纪委内网发表综合信息,在益阳日报刊发头版头条和专刊,大力推介资阳区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好作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以反腐倡廉新的成效取信于民,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风清气正的反腐正能量。
     四、关注舆情热点,及时回复和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建立网络涉腐涉纪舆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对涉及党员干部的网帖及时做好舆情回复,防止负面舆情炒作。在“湖南红网论坛”、“红网百姓呼声”等栏目发布和回复舆情信息24条,及时公布案件进展情况和最终处理结果。如在益阳市六初、六高有关问题的案件调查过程中,针对《六高校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涉案帖子,及时处置回复,并在网上公布案件进展情况和最终处理结果,受到网民和群众的称赞。做好网络评论工作。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组建资阳纪检网评队伍,组织网评员做好网络评论、撰写反腐倡廉网络评论文章,在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发表正面网评20余篇,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五、曝光违纪问题,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通过新闻媒体、资阳新闻网“作风建设红绿灯”专栏、各单位电子显示屏、“廉政提醒短信”等手段和平台,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予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去年共印发作风督查通报8期,制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暗访视频短片,将暗访过程中发现的违纪人员和违纪行为在全区干部大会上播放曝光。深入剖析新桥河镇原副镇长黄建波利用职权插手工程项目建设谋取私利的典型案例和新桥河水管站违纪窝案,并在全区通报。通过及时发布全区重要案件的立案调查、处分处理情况以及快速通报曝光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资阳区纪委贺加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