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永定区:开办廉政电视专栏 打造“正风肃纪”新阵地

2014年初,永定区纪委监察局与张家界市都市频道合作,开办《永定风纪》廉政电视专栏。
2014年2月,区纪委常委会决定,发挥传统媒体覆盖面广、权威性高特点,办好《永定风纪》的同时,利用新兴媒体超时空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加强微信平台、短信、“红网永定”手机报等新媒体的运用,同步发布《永定风纪》节目信息,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建设以传统媒体为主、新兴媒体为辅的“正风肃纪”新阵地,形成反腐倡廉宣传整体合力。
2014年3月26日,在张家界市纪委的指导下,第1期讲述该区纪检监察机关改革内设机构,落实“三转”的节目——《由“一专多能”到“术业专攻”》顺利开播。
前期准备充分 严把“质量关”
“我认为,节目内容以正面宣传为主,但是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违反“八项规定”、作风建设方面的案例,我们也要敢公开揭短……”,“节目时间2-4分钟还是短了,至少要保持5分钟以上……”。这是区纪委常委会第1次讨论《永定风纪》方案的一幕,这样的商讨场景还有过很多次。栏目的筹备和运作,一开始就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确定专栏的定位、主旨,制定了征求意见稿;通过听取委局各室的意见,结合2014年委局各室特色工作,初步拟定每期节目形式、主题、内容,列出了《2014年<永定风纪>节目安排表》。3月初,经区纪委常委会审定,《永定风纪》每两周播出1期,逢周三播出,每档5-8分钟,全年播出26期,方案最终出台。
就节目的播出频率,区纪委专门进行过前期调研,发现很多地方开办专栏都是1月播出1期或2月播出1期。区纪委坚持将播出频率保持在半月1期。经实践得知,半月播出1期,保持了较高的播出频率,能保证廉政教育的连贯性,起到常教育、常敲响警钟的作用。
在《2014年<永定风纪>节目安排表》上可以看到,26期节目分成了党纪条规知识讲座、廉政体检“电视问政”、案件剖析等4大板块26小块,计划制定具体、详细,制播节目按照安排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围绕热点,紧跟时代潮流。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钟法友在接受首期节目——《由“一专多能”到“术业专攻”》专访时说:“以前,我区纪检监察干部分管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等工作的现象太多了,荒了自己的责任田,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他解读了“为什么要‘三转’”、“如何进行‘三转’”等问题,公开表示,诚心地接受社会各界对永定区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
这期节目的播出,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闭幕不久,部署了“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的主要任务,《永定风纪》首期节目,及时响应了中央、省、市调整内设机构,落实“三转”的要求。
内容详实全面 坚持“高保真”
“张局长,昨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的,听你讲到了信访举报的范围和程序,还是很有用的……”。一名群众来到办公室,对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张四海这样说道。
《永定风纪》每期节目,从选定题材、写稿、审定,到确定采访对象、拍摄方案等各环节坚持的原则就是让群众能听明白,及时解答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疑惑。
除了开设2014年党纪条规知识讲座、作风督查通报、警示教育等面向党员干部的版块外,考虑到节目受众更多的是普罗大众,相应制作了《信访举报知识常识》、《案件检查知识简介》等,请分管案查办案件、信访的班子成员,以“白话”的形式开展党纪条规讲座;在选材时,选取结合地方实际,突出主题,有特色的题材,如《高悬廉政领,廉洁过两节》,记者到全市各大糕点店走访,通过采访糕点店经营者,反映中央“月饼禁令”成果,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2014年,纪检监察信访量为前3年的总和,少部分群众因不了解信访举报程序、时限,对纪检监察部门产生了不信任感,认为其“压案不查”,针对这种情况,7月27日,制播了《领导带头“包案”化解信访举报难题》,展示了区纪委领导班子分10组带49件疑难信访件“下访”,立案16件的情况,解答了群众心中解惑,与时俱进、贴近实际,发挥了当好喉舌、弘扬主旋律的功能。
截至2014年11月,《永定风纪》播出了近20期左右,做到了突出查办案件和执纪监督2个重点,并将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领导包案下乡、纪委书记约谈等都纳入了节目内容范围,覆盖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永定风纪》突出宣传推介开展的特色、创新工作,5月份,纪委书记就专项治理“小金库”约谈100余家单位“一把手”,《永定风纪》真实反映了约谈实况。9月份,区纪委开展了4名党政正职公开述廉并接受质询的“廉政体检”,《永定风纪》前期为“廉政体检”积极宣传造势,借用《电视问政》模式,对4名党政正职接受“廉政体检”并接受质询过程全程录播,确保公平公正,不走过场,播出收视率也达到了同时段最高点。
《永定风纪》加大了警示教育所占比重,选取2014年查办具有代表性,影响力较大的“廉租房系列违纪案件”深刻剖析;通报了区安监局等3家私设“小金库”单位和个人,通报了6名被立案查处的“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制播了《作风督查明察暗访》等,真正做到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为了保证播出节目的权威性,高质量,区纪委、都市频道实行节目初审和终审“两审制”,在审核文字稿件后进行后期制作,推敲每个播出画面,经“两审”完成后,才跟观众正式见面。
《永定风纪》在节目选材与安排上,注重把握重要的时间节点,及时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永定区制播“廉洁过两节系列”节目,严申张家界市纪委“十条禁令”,提醒全区党员干部遵守禁令,过风清气正的节日。
2014年中旬,节目播出10期以后,区纪委将《永定风纪》汇总制作成DVD,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观看,给出意见及建议,采纳了他们有关镜头采编、内容、形式等方面的10多条建议,在之后的节目中进行了修正完善,不断追求细节上的更新、更好。
独唱变成合唱 媒体“同参与”
创办《永定风纪》的初衷,不仅是出于反腐倡廉需要面向全社会的考虑,更是发布全区纪检监察权威信息,及时消灭不准确传言的一种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尝试。
在提高《永定风纪》的收视率,扩大栏目影响力的同时,更要发挥《永定风纪》栏目的带动作用,让新兴媒体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宣教,通过构建立体式反腐倡廉宣教网络,打造一片“正风肃纪”宣传新阵地。
“红网永定”手机报的订阅,覆盖全区所有的国家公职人员,《永定风纪》播出20多期,“红网永定”手机报对节目的报道多达8次,开办专栏的消息,也在三湘风纪网、红网、张家界市廉政网等媒体上广为转载。
《落实“三转”措施实》、《公车贴标识“亮身份”》、《纪委书记“一对一”约谈“一把手”》等在电视播出的同时,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张家界日报》等都有相关介绍。
区纪委与张家界市移动公司进行合作,开通了企信通群发短信平台,节目播出前,向全区党员干部群发收看提醒短信,截至目前,共发放短信15余次20000余条,提高节目影响力。利用重要的时间节点,耳提面命式开展廉政提醒。如某期节目播出时,恰逢国庆前夕,区纪委在提醒党员干部按时收看节目的同时,温馨提示:“牢记十条禁令,过廉洁国庆”,以“小”短信收获了“大”效果。
加强沟通协调 突出“你我他”
在委局的内部,各室提高了积极主动联系宣传部的意识,为节目提供必要的帮助与配合。为了突出重点与全面覆盖相结合,丰富节目内容,区纪委实行了《委局各室联系制度》,即凡党风政风监督室开展作风督查、专项治理,或案件检查室查办完典型案件等,都要告之区纪委宣传部,提供节目素材、协调人员采访,积极予以帮助配合。同时,宣传部在每期节目制作完成后,播出前还要与相关室进行沟通,充分征求其意见,由各室初步审核、修改稿件,确保节目的真实性、权威性。
反腐倡廉宣传,需要全区上下各单位各部门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区纪委在节目录制中,与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开展了更多沟通交流,让节目“接地气”,更贴近群众,更具可看性。三家馆乡、新桥镇纪委协作下完成了《领导“包案”攻坚,破解信访难题》的制作,《办公用房清理督查》得到了区交通局、区教育局纪检组的积极配合;协助制作《区县纪委书记访谈录》,也得到了枫香岗乡的大力支持。
组织、宣传、文广等部门及新闻媒体积极为《永定风纪》的顺利开播提供外部保障。都市频道提供了专业技术人员和7点50分的黄金播出时段,各单位积极提供节目所需要的影像资料,做到了资源共享,让《永定风纪》克服了时间紧、材料深度不够,需要采访、拍摄的对象分散等困难,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节目的撰稿、拍摄、制作。通过以上措施,构建以《永定风纪》为中心的反腐倡廉立体式网络,形成了反腐倡廉宣传整体合力。(永定区纪委宣传部)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