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让廉政文化“接地气”

近年来,会同县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中,注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合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把“硬”教育变成“软”文化,让廉政文化的传播利用更加“接地气”。
利用民间艺术资源中传播廉政文化。充分发挥夕阳红宣传队、林城镇、团河镇等10余支业余文化宣传队传播作用,组织创作了快板《干部从政要清廉》、小演唱《党的指示是航标》、三句半《学习准则来发言》、诗朗诵《粟裕颂》、音乐情景局《粟裕让药》、《四知先生》等40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作品。
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传播廉政文化。将廉洁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范畴,充分利用校园围墙、楼道走廊、宣传栏、阅览室等场地设施,绘制以“清正廉洁”为主题的文学典故、成语故事,篆刻国学思想的经典箴言,张贴学生自己创作的具有廉洁寓意的书法、绘画和剪纸作品;在中小学开“设廉洁课堂”整合国学教材增加廉洁教育内容;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把勤廉思想带回家”等活动,不断营造廉洁育人的校园环境。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廉政文化。充分发挥粟裕纪念馆---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粟裕古居等革命遗址、历史遗迹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挖掘整理的廉政史话、廉吏及事迹和红色记忆中廉政内容的素材,组织中小学生、党员干部清明祭扫、参观粟裕纪念馆、观看电视连续剧《粟裕大将》等活动,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旅游景观资源传播廉政文化。在高椅古民民通过新修订的导游词、廉政勤政宣传册、崇廉主题书画展等有效载体,使廉政文化有机地融合于景区人文活动中,创建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旅游。组织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乡土人才,将杨震“天知、神知、你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和“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故事等改编成山歌、小戏小品、导游解说词等原生态曲目;积极整合本地表演队资源,编排以廉政歌曲、廉政人物、先进人物事迹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廉政节目,通过山歌对唱、廉政长廊等方式,为游客奉上原汁原味的廉政大餐。 (会同县纪委宣教室:冯文成)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