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充分挖掘廉洁文化地方特色资源

近年来,汉寿县纪委将廉洁文化作品创作与地方文化特色有机结合起来,为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当好后盾,提供支撑,一批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作品,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组建创作队伍。以该县纪委宣传部牵头,协调组织县广播电视台、县文联、县文化馆、县汉剧团等单位和部门专业人员以及部分民间艺术团体,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廉政文化创作队伍。
二、丰富创作内容。大力开展了具有乡土特色的廉洁文化创作活动,以身边涌现出的勤廉典型和本地历史文化作为作品创作的背景,创作出了《嘻爹嘻事》、《餐厅轶事》、《路口》、《躲喜事》、《X+Y》以及乡村渔鼓《过关》等一大批廉政文化精品剧目。
三、活化创作形式。该县积极支持鼓励作家采用乡土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突出本县地方特色鲜明的渔鼓、三棒鼓、汉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在语言上,既注重选取雅俗共赏的妙语, 又恰当运用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俚语。浓郁的地方风味,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又能让群众记得住,传播得快。
四、注重创作质量。加强对廉政文化作品的引导和审查。从导演确定到演员的遴选,从审查到公演,每个环节除县纪委严格把关外,还邀请本土艺术家在艺术表现上把关,充分吸收乡土文化的精髓。这些廉政文化作品都努力做到了集思想、艺术、观赏于一体,让人民群众在娱乐欣赏中受到教育和鼓舞。
乡村渔鼓《过关》参加湖南省常德市举办的“全国鼓书学术邀请赛”,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中国说唱文艺学会颁发的金奖,参加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业务人员技能竞赛,荣获湖南省文化厅颁发的一等奖。(汉寿县纪委宣传部)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