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天心区:运用“微元素”做好廉政建设大文章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5-06-17 15:30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优化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长沙市天心区顺应“微时代”特征,充分运用“微教育、微案例、微党课、微提醒、微聊天、微关怀、微管理”7个微元素,助推廉政建设取得“大效果”、“大作用”。
    “微教育”汇聚“大能量”。针对当前拆违控违、征收拆迁、文明创建、招商引资、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任务重、人员难集中的特点,各级灵活运用学习平台,通过在广大党员干部电脑上设置廉政屏保,在单位醒目位置展现廉政展牌,在辖区南湖路、城南路等交通要道、鲜目位置、人员集中场所打造廉政文化广告,充分利用各种时间节点和地点,使党员干部迎头见警句,回头见标语,既创新了廉政文化宣传方式,又增加了廉政教育效果辐射面,在碎片化的阅读感悟中提升教育成效,打牢思想基础。
    “微案例”铭记“大教训”。结合中央、省、市、区通报的违反财务管理、作风纪律、执法工作等方面的案例,挑选一些在党员干部身边发生的一些违规发放津补贴,上班迟到早退、淘宝购物、吃零食、看录像,门难进、脸难看等方面一些真实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小违纪案例,通过碎片式、浸润式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注重小节、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以此为鉴,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工作责任心,增强工作针对性。
    “微党课”讲清“大道理”。认真贯彻“第十四次凝聚两心兴天心主题教育活动”部署,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开展讲授“廉政微党课”活动,由主讲人围绕党的历史、时事评论、感人故事等自行选题,通过30分钟以内的时间短、内容精、灵活多样为主要特点的“廉政微党课”,讲解阐述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小见大、入情入理,邀请市委党校、讲师团的专家任评委,组织开展课件评比,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
    “微提醒”消除“大隐患”。时刻敲响警示钟,借助手机短信、QQ、微信、天心新闻网等多种新兴媒体资源,定期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内容既有易读易记的廉政格言警句,又有严格执行的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两规定一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其时时处处感受廉政文化氛围。廉政短信在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犹如一声声不时敲响的警钟,又好似一颗“提神醒脑”的清凉丸,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绷紧廉政弦,不闯“红灯区”,不触“高压线”,筑牢“廉洁墙”。
    “微聊天”促进“大和谐”。为充分发挥聊天中谈心谈话“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饭前饭后、饭后散步等工作之余的时间,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干部家属之间开展“微聊天”,说工作、话生活、叙心情、谈理想、报平安,交心谈心、互相提醒,既准确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又帮助党员干部解惑释疑,缓解工作压力,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内部关系,打消犯错念头。
    “微关怀”传送“大真情”。在每年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放米、油等一定的物质,为一线环保职工发放降暑慰问品,各级领导深入到老党员、先进模范党员、困难党员干部家中走访慰问,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传送党委政府真情,增强党组织凝聚力,让党员干部不想腐。
    “微管理”实现“大变化”。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结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省委“九项规定”和长沙市委“两规定一办法”的具体要求,着重从干部的上下班、出勤、就餐、请销假等抓起,开展明查暗访,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注重每个环节、干好工作,逐人逐项逐事,盯住终端末梢抓落实,实现作风建设大变化,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天心区纪委宣教室  李兴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