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县:“廉洁行医”百姓点赞

近年来,株洲县卫生系统以“改善服务、廉洁行医”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以“强、筑、固”为抓手,启亮“绿、黄、红信号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崇廉憎腐、爱岗敬业、诚信服务、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了凝聚力,廉洁行医蔚然成风,受到老百姓的点赞。
强内涵,铁腕管,守廉绿灯畅行。一是定制度,改机制、纠行风。分级签订《廉洁行医责任书》、《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完善了《医德医风及行业作风管理办法》、《医务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严格考评和奖惩;制订并落实了《医疗风险抵押金奖罚考核细则》和《医疗差错事故纠纷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突显医疗责任主体,提高全员医疗安全主人翁责任感。聘请行风监督员定期巡查,积极改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督促各医疗机构公示就医流程,简化就诊程序,全县各医疗机构患者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平均等待时间均在5分钟内。二是控风险,管人事、理财物。落实院务公开、三重一大制度,做到管控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落实好干部任用制度、重点岗位轮岗制度,加强对人员的管理;落实院内审计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落实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严格做到全程受监督;认真开展“四合理”治理,确保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落实《医药购销领域不良行为记录实施办法》,建立“黑名单”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全面实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制度,县内同级医院之间病情稳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影像常规等检查结果互认。大型医疗仪器检查开单提成或与医务人员收入、绩效工资挂钩的行为基本消除。三是正源头,拿措施、务实效。全面清理医院职能职责,深入排查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监管力度,在全县医疗机构开展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工作督查,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全方位开展满意度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整改,规范医疗行为,在近年的医疗满意度调查中,全县三家公立医院的满意率均达90%以上,其中,县级医院的窗口服务满意率达96%,住院病人满意率达98%,门诊病人满意率达95%,卫生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满意率达91%,同时,医患纠纷发生率也逐年降低,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筑阵地,建文化,思廉黄灯常警。一是筑牢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开辟廉政文化走廊,充分利用门诊、住院部各楼层LED电子显示屏,图文并茂展示医院廉洁文化,公示廉洁行医制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开设了阅览室,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和纪检监察刊物等资源,为职工提供一个学习廉政文化的空间。二是规范权利运行。局机关全面落实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财务、工程建设“三不直接分管”制度。财务、干部人事、工程建设分别由副书记、副局长分管。认真贯彻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党政正职末位表态制、否决制等制度;三是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通过院刊、院网、院博、微信等平台,全方位、高密度开展反腐倡廉宣传,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工作氛围。
固理念,重教育,违廉红灯长亮。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党委会、支部会、专家讲座、领导带头讲廉课、参观学习等形式,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二是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法纪观念。开设“依法行政每月一讲”和“拒腐防变每月一讲”学习会,开展法律法规讲座、医德医风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廉洁从医的自觉性。三是加强正面典型和反面警示教育。开设道德讲堂,宣讲身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立了一批优秀行业标杆,评选出全县“十位群众最信任的医务工作者”和“十佳村卫生室”先进典型,聚集了干事创业、勤于奉献的正能量;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四风”典型案例和违反卫计委《九不准》案例通报等,提醒干部职工严守纪律红灯
株洲县纪委宣教室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