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一二三”模式创新警示教育

“哎,没想到在身边就有这么活生生的贪腐例子,这样的活动搞得好,这是敲警钟啊,就是让大家心里清楚,违法违纪的事身边就有,不能乱搞……”市财政局大会议室里,一场“以案说纪”警示教育活动正在进行。近年来,津市市纪委每查办一起腐败案件,都采取查办案件与剖析教育同步进行的方式,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感触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案件,达到“惩处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
1.在教育主题上,突出“一个重点”。即“以案说纪”为重点。每当查办一起大案要案后,委局立刻组织相关人员全程跟进办案工作,在掌握大量案件资料后,针对该案的特点、危害及教训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形成警示教育的教课资料。通过身边这些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件件活生生的事实,使党员及领导干部看到践踏制度、不执行制度以及制度缺陷带来的严重危害,也深刻告诫党员及领导干部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2.在教育形式上,创新“二个延伸”。一是阵地延伸。即从警示教育基地向案件发生单位延伸。为进一步拉伸宣传场地,市纪委摒弃了以往在警示教育基地参观服刑人员劳动现场、现身说法等老方式,将阵地拓展延伸,教育局、交警大队、民政局这些发生过案件的单位都是我们新的警示教育基地,不仅简单直接,且效果更具感染力。二是对象延伸。即教育对象上从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单位“一把手”向案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延伸;向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及腐败易发多发部门的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延伸,将以上人员列为警示教育的新重点,让普通党员干部也能切身体会发生在身边的腐败现象,增加说服力。
3.在教育内容上,着重“三个怎么”。一是怎么样?首先从案件来源和案件内容这两个方面讲清案件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具有哪些特点,造成违纪的原因……第一时间对案件进行正面剖析,避免因不清楚案件情况出现以讹传讹的情况。二是怎么看?通过从正确认识、如何反思、忠诚履职、吸取教训等四个方面,全方位进行解析,深刻而细致的道出警示教育的真正内涵,推进抓源治本工作。三是怎么做?通过提出抓早抓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抓好制度建设,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等方式,对大家进行正面激励,更好地实现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目的。
从2013年起,市纪委开展此类“以案说纪”警示教育活动共5期,近5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津市市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