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村纪检委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唱大戏

近年来,通道县牙屯堡镇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创新工作新举措,充分发挥村纪检委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工作逐步推向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让村纪检委员上演了一台台精采的党风廉政建设大戏。
搭舞台,推进民主促公开。牙屯堡镇搭建村民自治的和谐舞台,注重纪检委员的选拔与任用,让那些思想过得硬、群众信得过、业务拿得下、协调能力强的人“挑大梁”,担任村纪检委员。按照管、监、查三结合的方式,将党务、政务、财务、事务、服务等纳入公开和监督范畴,推行阳光村务,实行村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村纪检小组从村务公开的内容到形式、从公开的准确度到真实度严格把关,掌控公开的时间节点,把握公开的实效。对个别村民的质疑,纪检委员主动上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筑牢夯实稳定的堤防线 ,为村两委分忧解难。
唱黑脸,力推“四议两公开”。按照村级议事规则,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实行“四议两公开”的程序。村纪检委员不仅全过程参与议事,而且负责全程督促。重大事项支部根据群众意见作提议、两委合并共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的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村纪检委员全程跟踪监督,一方面转达群众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把村两委的难处和盘托出,寻求群众理解支持。在形成决议后,纪检委员负责把决策的内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结果,以文字、数据形式在户外公开栏上予以公示。纪检委员在重大事项决策监督中,常常扮演执法如山的包公角色,及时纠正党员干部不规范行为,切实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唱红脸, 把好村务“理财关”。村纪检委员认真履职履责,为村民管好财理好财。严格执行“81828” 制度,即每月“8日”为理财日,每月“18日”为报账日,每月“28日”为财务公开日。严格按照“三三制”报账法操作,每张票据必须有三人签字,即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缺一不报;三千元以上大额开支必须经两委会、支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三个会议”讨论通过;所有票据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会审、把关,并盖上理财小组“三瓣章”。村纪检委员把好村务“理财关”,有效地堵住了财务漏洞,每年为村集体节省开支,遏制了腐败孳生,逐步使民主理财走向常态化、规范化。
亮“红灯”,叫停不合规项目。村纪检委员在“三资”代理监管中严格履行监管责任,要求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全部以委托方式实行“三资”代理监管。集体的资产资源处置、大型设备购置以及重大工程发包,全部实行公开招标竞标。在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及重大工程发包中,严格把握程序关,对程序不到位的发包项目,敢叫停,亮红灯并责令整改。
当“判官”,点评干部业与绩。纪检委员是村级党风监督员,对村两委班子的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敢于直言;对村干部出现的“四风”苗头,敢于及时提醒;对少数党员无视村规民约的敢于批评指正;对违反计生及土地国策的个别党员敢于向组织举报。在村干部竟职承诺、述职、评议及年度考核中,纪检委员敢当“判官”,如实点评每个党员干部的履职履责情况,公正地点评村干部的工作业绩。
村级纪检委员是个无职无编的“戏台官”,但上连着纪检部门,下接着广大群众,凭的是一身正气,凭的是奉献精神,为农村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及基层的和谐稳定,党群关系的融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道县 姚勇波)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