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营造宣传教育“新常态” 筑牢党员干部“护廉网”

今年以来,衡山县以“既要把理说透说实在,更要讲究形式和方法”为原则,持续在教育机制、教育对象、教育形式上狠下功夫,把廉政宣传教育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使廉政宣传教育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一是谈话帮廉。严格推行科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和约谈制度,县委书记周建今年已先后约谈乡镇党委、纪委和科局党组、纪检组主要负责人90余人次;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世钧对分两批次新提拔任职的领导开展廉政谈话,早上廉政课,打好预防针。县纪委班子成员就“四风“、案件查办、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的问题,与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廉政谈话60多人次,发出函询6件,有效规范和约束了各级领导干部履职、用权和个人自律行为。
二是微、报醒廉。开通了“廉洁麇城”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将定期向关注用户发送政策法规、廉政动态、廉政微语、廉政课堂、警示案例、廉政书画、微画廉政、廉政短信等廉政教育相关信息,搭建“手机廉政课堂”,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新方式对干部群众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大课堂”融入“小平台”。形成了以县纪委微信、清风网为核心,以各基层单位网站、QQ群、微信等媒体为触手的立体宣传教育体系;继续发挥手机短信平台的作用,运用衡山县手机报报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学习新《准则》《条例》等党纪条规。我们注意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精心编辑有针对性的廉政短信,向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发送廉政短信2000余条,达到及时提醒、防微杜渐的效果。
三是通报促廉。“从李海云等教育系统违纪违法中透析,县教育局要举一反三,认真反思,对前期排查的廉政风险点要回头看。”这是县检察院、县纪委来到县教育局就原二中校长李海云等受贿案进行的上门通报,通报会后还进行了一次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主体讲座,以案说理,效果明显。
通报会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会后一些单位中层骨干、乡镇学校校长主动找到纪检部门,纠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违纪行为。10月份,县教育局下发《关于认真执行《衡山县中小学工程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同时发挥教育内审免疫系统功能,计划做到全县所有学校“两年轮审一遍“,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并责令整改。教育局纪检监察室加大监督、查处力度,截止11月,对教育系统各种违法违纪情况立案17起,党纪、行政处分21人。
四是现场警廉。今年该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紧扣警示教育这个重点,将教育的课堂移到法庭、监狱、展馆,让接受教育的党员领导干部备受震撼。8月11日,衡山县组织全体在职县级领导干部到衡州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参加警示教育的领导干部在监区干警带领下,实地参观服刑人员劳动场所和住处,并从介绍中了解服刑人员的生活、劳动情况。在监区警示教育活动大厅里,两名职务犯罪在押服刑人员进行了现身说法。县纪委计划将组织县重点项目所驻地村干部到雁南监狱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由于雁南监狱方面的原因,延迟至12月。9月9日,衡山县纪委组织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县直学校负责人以及单位中层骨干50余人在县法院参加了被告人李某受贿一案的庭审旁听活动。李某原为我县二中校长,法庭上,大家既看到一名领导干部走向职务犯罪的历程,也听到了当事人心灵的忏悔。4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被告人数度哽咽,参加廉政教育的干部心受震撼。一位参加活动的中学校长说:“和他以前都是一起从基层干起的同事、朋友,看到昔日的同事今天变成了被告,受到了法庭的审判,很惋惜,也很痛心,本来前途光明,却一念之差身陷囹圄,这也给我们很好地提了醒,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利用职务便利,违法违规办事,为自己谋取利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办事,这样才能最终守住整个家庭的幸福!”;衡山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康王庙接待参观110批次,受教育人数达5000余人次。
该县将廉政教育“虚”功实做,取得明显实效,今年县纪委打出宣传教育“组合拳”,入脑入心见行动。今年以来党员干部上缴廉政账户资金达4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60%,全县175名领导干部主动将202本出国出境护照上交组织部统一管理,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申报达到50多人次。(衡山县纪委 李万钧)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