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站点网络”延伸基层信访举报工作触角

近年来,株洲市天元区纪委积极探索开展纪检监察接处访基层站点建设工作,延伸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触角,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通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完善,该区以镇(街道)和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室)为基础的纪检监察接处访基层工作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
建立健全机制,明晰权责。全区各镇(街道)纪委负监督责任设立“群众工作站”为纪检监察基层接处访站点,接待群众信访举报、反映诉求等工作,并实现工作站“七有”,即有办公地点、有门牌、有公示牌、有服务箱、有联系卡、有工作台账、有工作日志。同时,将镇(街道)“群众工作站”延伸到辖区行政村和居委会,建立“群众工作室”。 各镇(街道)按照各自群众工作特征和地区特点,在硬件设施和工作流程上,各出新招,形成自己的特色。如该区雷打石镇建立了“三个一”工作机制:“一支笔批办”即日常信访稳定问题由党委书记批办;“一个部门负总责”即群众工作站横向整合多部门职能,纵向承担对下指导、对上协调工作;“一条龙服务”即群众工作站“一张嘴吸气,多个途径出气”对于镇村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职能部门、村(居)分流办理,通过“带访”、“代访”、“下访”等途径办理答复。
回应民情民意,突出主责。抓早抓小,调解前置,极大地提高了矛盾调处率。各镇(街道)建立群众矛盾排查化解制度,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加大排查化解力度,筑牢基层第一道防线,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着力将信访等问题解决在基层。2014年以来,全区各镇(街道)群众工作站调解矛盾纠纷1530件次。建立群众工作信息反馈制度,对驻村(社区)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重大事项以及好的经验和典型,坚持每月及时向群众工作站汇报,群众工作站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建立群众信访代理机制,按照“谁代理、谁负责”的原则,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进行信访代理,中途不得随意变换代理人员,代理人要在规定时限内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对暂时不能化解的信访问题,代理人员要积极协助做好信访人员的稳控工作,且在第一时间上报所在镇(街道)党委,确保一般矛盾不出村(社区)。如该区三门镇群众工作站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访代办制度”,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理和引导群众反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并在代访和引导过程中为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等。
强化监督执纪,完善职能。该区纪委定期到群众工作站(室)进行业务指导,组织镇纪委书记、纪检干部和群众工作站(室)工作人员集中学习案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和最新的反腐败工作形势,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接处访能力和执纪能力。定期在群众工作站(室)举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业务知识宣教活动,将一些在市区举办较多的展板巡展、知识讲座等移植到村落。建立村级信息员队伍,注重监督全覆盖。镇(街道)、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室)一方面通过下村走访排查各类信息,同时也发展了一批党性原则强的党员和工作积极的群众为信息联络员,建立起遍布村落的纪检信访工作信息员网络,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前位哨”、“电子眼”,以防排查疏漏信访苗头,以更好地帮助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天元区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