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信访举报总量五年来首次下降——2015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综述

湘潭市信访举报总量五年来首次下降
——2015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综述
201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488件次,比上年减少37.21%,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822件,比上年减少56.39%。市纪委信访室受理信访举报745件,比上年减少40.59%。我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总量5年来首次下降,这是持续开展基层信访举报问题专项整治,着力畅通举报渠道、优化举报环境,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必然结果。
升级网络优化平台
举报受理渠道实现“全覆盖”
鼠标轻轻一点,信访举报件的主要内容、承办单位、办理状态、办结时间、处理结果等,一目了然。足不出户,市纪委信访室工作人员就能全面及时地跟踪了解信访举报件的运行轨迹,做到数字明、底子清。
从2015年1月开始,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同步开通使用新版信访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信访举报件办理过程的有效监督。
“市、县纪委受理和省纪委转送的2296件信访举报都录入了该系统,每一起信访举报的办理都有迹可循。”市纪委信访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信访举报件是通过“信、访、电、网”四个举报渠道受理的。
来信——每天有人对群众寄来的举报信件进行接收。
来访——坚持实行委局领导定期接访和委局机关干部全员接访相结合,保证每周有1名副处级领导定期接访,每个工作日有1名机关干部参与接访。2015年,参与接访的委局领导38批次,接待群众来访117批次,解决问题86个。
来电——市、县两级均将12388举报电话与手机捆绑,保证随时有专人接听。
网络举报——2015年6月,市纪委对原有的网络举报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省、市、县三级信访举报平台互联互通,并与信访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对接,进一步规范了网络举报件的受理工作。
市纪委信访室不定期抽查督查各县市区纪委举报电话、网络举报等渠道的畅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对于接收的信访举报,市纪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三轮筛选”。首先,信访室工作人员进行初次研判甄别,提出处理意见,对疑难信访举报件进行重点标记。然后,每周一召开室务会议,进行集体研讨。市管干部或者重要信访举报件按程序报分管常委和书记批示,以确保问题线索不“跑、冒、滴、漏”。市纪委信访室的同志介绍说。对于业务范围外的信访件加强与市信访局、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的信访件“件件有归属、件件有着落”。
聚焦主业严查快结
问题线索处置实现“零积压”
“办好了一个信访举报件,纪委的形象就长一分,反之,则大为失色”。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建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给举报人一个明明白白的结果。凡是重要的信访举报件他都亲自阅看、亲自批示,重要问题亲自协调、亲自督办。
2015年,市、县两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这一中心任务,以纪律这把尺子衡量信访举报工作,充分发挥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提供问题线索425条,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立案审查的153人,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99人,移送司法机关21人,对102人进行了提醒谈话。
省委巡视第六组来潭巡视后,市纪委认真履行牵头归总、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办理了巡视组移交的信访件1276件。按照“纪委归口、部门负责、分类处理、签字背书、限时报结、的原则”,将个人利益诉求类778件,交由市信访局牵头办理;涉法涉诉类的220件,交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办理;违纪违规类的278件,由市纪委牵头办理。目前,已办结1273件,办结率99.76%。
在办理违纪违规类信访件时,针对反映问题突出、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件,采取“一提级、两见面、三不限”的办理方法。“一提级”,就是对反映村支两委干部的信访举报,由乡镇纪委提级到县市区纪委办理。所谓“两见面”,就是对实名举报件,办理之前要与举报人见面,获取第一手材料;办理之后要与举报人见面,反馈处理意见。所谓“三不限”,就是对已经调查处理但举报人仍有意见的信访举报件,不限原来的调查结论,不限原来的处理意见,不限原来的领导表态,重新调查事实,妥善进行处理。
“反映一年多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一位举报人对上级纪委的提级办理结果非常满意。去年,该举报人反映经开区响水乡雅爱村村干部贪腐的有关问题,响水乡纪委调查后,未发现问题,该举报人不满意继续上访,经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督办指导,经开区纪委提级办理,最终查实雅爱村私设“小金库”、私分公款,涉案320多万元;村支部书记朱小波涉嫌侵占集体财产24万,被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据了解,截至目前,省委巡视组移交的278件违纪违规类信访举报件,已办结275件,办结率98.92%,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立案审查的59件123人;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的31件47人;移送司法机关22人。
集中约谈传导压力
基层信访举报实现“大起底”
近两年,在全市受理的信访举报总量中,被反映对象属于乡科级以下干部的占到80%,这80%中涉及“村官”问题的又占到80%;全市60%以上的重信重访、90%以上赴省进京越级访来自基层。这些数字显示,信访举报量的“大头”来源于基层,重信重访、越级上访的“呆账”积压在基层。
面对基层信访举报的严峻形势,市纪委连续三年对基层信访举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分批筛选排查了130个信访举报突出问题由市纪委领导包案,集中处置,通过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严肃查处了一批基层“苍蝇式”腐败问题。
去年,市纪委又结合办理省委巡视组移交的信访举报件,对涉及基层的203个信访举报问题进行了督查督办。按照省纪委加强纪检监察基层信访举报工作会议的要求,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再次开展基层信访举报存量“大起底”,对群众反映问题突出或已经办理完毕但群众仍不满意的62件基层信访举报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一确定包案领导、处置方案和时间。
2015年11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平集中约谈了信访举报量居前的四个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把压力责任压实到了基层。
在市纪委的示范带动及督促指导下,全市基层信访举报处置力度不断加大。湘潭县、湘乡市实行“乡镇信访举报办理片区合作制”,突破乡镇纪委“零办案”瓶颈。去年,湘乡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自主查办案件111件,同比增长70.77%。韶山市坚持“群众不满意,信访不结案”,妥善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昭山示范区着力加强村小组集体资金监管,推行“组账村代理”。雨湖区、岳塘区、高新区、经开区对信访举报问题,扭住不放,坚持严查快结,处理到位。数据显示,2015年,县市区、园区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743件,按时办结率99.5%,提供问题线索343条。全市给予乡科级以下党员干部党政纪处分698人,相当于过去两年立案数的总和。(湘潭市纪委信访室)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