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五廉”并举助廉政文化建设上台阶

“市里拍的反腐湘剧《烧车御史》,获得了省纪委廉政文化优秀节目评选一等奖和省第五届艺术节田汉大奖,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了呢!”昨日,涟源市民老张和伙伴们聊起反腐倡廉的话题时,无不自豪的说。这是该市纪委着力打造具有涟源本土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涟源市纪委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和内容,坚持“五廉”并举,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知廉,筑牢“不想腐”的道德根基
去年年初,市委及时出台了《<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学习宣传方案》,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学习《论述摘编》,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市委书记谢学龙同志亲自带头讲授专题辅导课,全市掀起了深入学习《论述摘编》和落实“两个责任”的高潮。全市党政“一把手”讲廉政党课100余堂。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观看《高速路上的腐败陷阱--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系列腐败案警示》等廉政警示影片,播放200余场次,观众20000余人次,进一步筑牢了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想腐”的道德根基。
戏剧颂廉,发挥“清官戏”的教化作用
将廉政故事、廉政哲理融入到地方戏剧创作中,丰富和创新廉政文化内涵,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御史烧车彰正气,翰林课子振家声”。这是一副幅悬挂在涟源市桃林湾乐恺堂正堂两旁的楹联,是对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翰林院庶吉士、监察御史谢振定的真实写照。由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大型历史湘剧《烧车御史》,通过元宵灯会严惩恶少,怒斥和珅宠妾,忍痛割舍家小,哪怕丢官弃职也要烧毁违规乱制的一品官车等情节,塑造了谢振定敢忤权贵、嫉恶如仇、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爱乡爱民的感人形象。剧中关于公车私用、酒驾等表述切合当前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在湘中大地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目前,该剧荣获省纪委廉政文化一等奖和省第五届艺术节田汉大奖,并且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是省内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县级剧目。
典型导廉,弘扬“好家风”的示范作用
涟源市对我党革命战争时期廉政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发掘,着力打好“红色资源”牌。去年1月,市委组织开展涟源籍开国上将李聚奎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专题推介李聚奎“好家风”,大力宣扬李聚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李聚奎80岁生日时写下“纵然给我更大的权力,我也决不以权谋私;纵然给我更多的金钱,我也决不丢掉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80岁,我也决不止步不前”的座右铭和临终前手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遗产留给子女的动人事迹,作为“好家风”在湖湘大地薪火相传。
活动兴廉,提升“纪检日”的自省意识
围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要求,创新思路,拓宽领域,全面推动全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富有涟源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模式。作为“湖南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和“湖南省国税系统廉政教育基地”的市国税局,开展“牵手‘廉园’,人圆心圆”廉政文化特色“纪检日”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在廉政签名墙上签名,进行廉政知识接力赛,进行干部“诺廉”活动,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的“三进”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
警示促廉,构建“不敢腐”的高压态势
通过以案说纪、以案释法,深刻剖析反面典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促进干部警钟长鸣。去年8月,市委中心组组织49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前往长沙监狱,参观监区内服刑人员生活区和劳动区,倾听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和忏悔发言,现场接受廉政警示教育。蓝田街道办事处和市财政局等多家单位也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赴长沙监狱和娄底监狱接受警示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该市廉政文化品牌已初具规模,知廉守廉、重廉尚廉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毛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