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澧县:爱护干部从“早”字做起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06-03 17:17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澧县纪委秉持“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的原则,对广大党员干部警钟常鸣。纪检监察干部也把提醒在先,挺纪在前,抓早抓小的精神和要求落实到了日常的工作中。
    一是经常教育早预警。以单位“一把手”、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上掌管人财物和有行政执法权、管理权的党员干部等为重点对象,建立一些符合实际、简洁实用的教育机制,提醒在前、施教在先,早打“预防针”,增强党员干部抵御诱惑的“免疫力”。通过家庭、社会、单位等不同环境、多种途径,晓之以理、明之以纪,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明规懂矩、遵章守纪,同时让其也认识到官德失守的危害性。对有预测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轻微错误要及时提醒,猛击一掌,及时制止。比如八项规定出台后,我们每年对一些重要节假日和一些重点时段提前制定下发相关规定要求,及早预警,防患未然。
    二是发现苗头早介入。坚持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对具有苗头性问题和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约谈、函询、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督促其改正错误。2016年,县纪委对7个单位,17人次违反作风纪律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批评,对纪律处分执行不到位的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谈话函询。
    三是问题线索早研判。注重从各类线索中及早发现违纪问题。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建立问题线索处置“周清月报季结”制度,对十八大以来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和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办理情况进行“起底”,力争实现信访问题线索、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动态“清零”。同时,制定下发了《澧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分类处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信访问题线索全方位排查、台账式登记管理、案件线索管理库、问题线索集体审查评估等信访处置制度,从源头上疏浚了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渠道。通过信访分类处置,及时掌握反映问题线索,按问题性质和轻重缓急予以处置。对重点线索实行集中管理、分类处置。定期召开案件线索处置工作会议,对信访、各内设室、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发现的和反腐败小组成员单位移送的线索进行集体研究排查,提出处置意见。做到线索抓早,问题抓小,教育了干部,保护了干部。(澧县纪委宣传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