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省扶贫办:学习《大清相国》,做到为政清廉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06-07 16:26 来源:三湘风纪网

    6月3号,省扶贫办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机关文明创建,举行廉政大讲堂活动,邀请省作协主席王跃文作题为“《大清相国》陈廷敬的人生抉择”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熊卫国主持,办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王跃文同志的长篇巨著《大清相国》描写的是清代名臣陈廷敬于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在官场上所作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陈廷敬所处的时代正是康熙王朝极盛之时,康熙皇帝讲究所谓以宽治天下,致使当时吏治松驰、作假成风、腐败公行、世风奢靡,做个清官好官极其艰难。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王跃文同志在讲座中指出,小说描写的虽然是一位古人,但表达了自己对当代现实生活的思考,生活不断往前走,相信历史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的东西,因此,王跃文同志对"清官、好官、能官、德官"提出了"宅心仁厚、精明能干、从善如流、不乏铁腕"的16字标准。最后,王跃文同志从陈廷敬的人生抉择,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就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谈了自己的体会,认为党员干部关键要坚定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遵守党纪国法,坚持用权为民,做到为政清廉。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熊卫国同志要求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认真阅读《大清相国》这一著作,深刻吸取陈廷敬清正廉洁、勤勉为政的好品质,在 “两学一做”活动中,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学习、当好标杆,修身律己、求真务实,做一名“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为湖南扶贫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省扶贫办纪检监察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