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别样的“谢师宴”

编辑:张梅 发表时间:2016-07-25 08:41 来源:三湘风纪网

  “哎呀,烦死了,这才从高考阅卷的战场上下来没几天,又要上‘谢师宴’的战场了!”我从书房探出身子,只见妻子躺在沙发上边看手机边自言自语。

  妻子在一所省重点中学工作,今年作为班主任刚带完一届高三毕业班,又被抽到省城参加了十天的高考阅卷工作,难得现在回来休息。一听她这么说,我心里一紧,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哦,怎么了啊?”我赶忙起身凑了过去。妻子见我过来,点开手机里的QQ递给我:“看咯,又有家长说要请我吃饭。”我拿起一看果然有个家长通过班级QQ群发来了一条私信,大概意思是自己的孩子这次高考超出了一本科线二十几分,想办个“谢师宴”宴请班主任和几个科任老师,预约一下老师们什么时候有空。

  “昨天刚一划分数线,今天这都是第四个预约邀请了。”妻子补充到。我望了妻子一眼把手机递了过去,试探地问:“你打算去参加吗?”妻子把手机一关丢在沙发上:“还不知道去不去,我都没回复呢。”

  我看出了妻子的为难,妻子是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也是第一次遇见这个情况。从一名纪检干部的角度出发,我肯定是不希望她去参加此类“谢师宴”,何况我还知道上几天省教育厅刚下发《关于严禁教育系统公职人员操办和参加‘庆功宴’、‘谢师宴’有关事项的通知》,省纪委也将此项工作纳入全省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内容。但为了更好的做妻子的思想工作,我决定先了解下她的想法。

  “去就去咯,不去就回复拒绝人家家长呗,有什么好为难的。”妻子白了我一眼:“哪有你说的这么简单,你看啊,我教了两个班,录取本科以上的估计至少得有五六十个学生。如果有一半的家长设宴,也得有30余餐,接下来的一个月不得天天跑饭店。按理说,要不去就都不去,要去就应该都去,免得被学生说老师偏心。可我有些不想去,有些又想去。”

  正当我纳闷妻子哪些想去的时候,妻子又说道:“其实吧我也知道,多数家长摆谢师宴,无非是想借名把过去送出去的人情收回来罢了。老师大都是附带的,所以一般任课老师不参加也没多大关系,可是班主任不去,家长就会三番五次的邀请,总有点盛情难却吧。这种谢师宴我是真不想去参加,可到时候我作为班主任,又怎么好三番五次的拒绝啊。”听到这我谨慎的问:“那哪些是你想去的啊?”妻子流露出一个得意的眼神说:“咱班的班长小雯,考了六百多分,平时挺支持我的工作的,我们关系也挺好的,今天上午还到咱家跟我谈了一些填志愿的想法,走的时候说过几天去她家,她和两个玩的好的同学想试着亲自下厨请我吃一餐,我都答应了,这下好了,想去又不方便去了。”说着说着,妻子又流露出一丝为难的神情。

  原来是这么个情况,我试着帮妻子分析道:“这个也简单啊,无非就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解决怎样更好的拒绝家长盛情邀请的问题,另一个是解决怎么去参加小雯的“谢师宴”又不被其他同学议论的问题。”妻子诡异的一笑:“分析的太对了,是好简单,简单就交给你解决啦,好啦,好啦,你去忙,我要看电视剧了。”默默回到书房,我开始思索起来。

  第二天来到单位,我特意跑去和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同事谈起这件事。考虑到省教育厅的“禁宴令”才下发几天,全市大部分教职工未必知晓,征得单位领导同意后,由市纪委建议市教育局赶紧将省教育厅的“禁宴令”精神传达到每个老师,同时市纪委以短信廉政提醒的方式,重申严禁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升学宴”、“谢师宴”。

  下班一回家,妻子就拿着手机凑了个过来:“快看,快看,今天学校下了通知,说省里发了文严禁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和老师参加‘谢师宴’,我还是个党员,参加了会挨处分呢。”我会心的一笑:“这不正好么,家长再邀请你不就有个‘挡箭牌’了。”“是啊,是啊,我现在就把这个通知要求发到班级QQ群里,一来让家长们也知晓,二来表明我的立场,我可不想挨处分。”妻子边说就边拿着手机操作起来。

  “对了,那小雯的‘谢师宴’怎么办啊?我也不去了吧?”刚在QQ群里发完信息,妻子又有点失落。本来像小雯这样的“谢师宴”同在酒店大操大办的“谢师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可为了“一碗水端平”,看来妻子决定还是不去参加了。

  看着妻子失落的表情,我亮出了早已想好的计策:“哈哈,这个我有个办法可以弥补。”“快说,快说。”“小雯她们不是说请你到她家去,还要亲自下厨么?换个地点不就好了,请小雯她们来咱家啊,让小雯组织下,还可以叫上有时间也愿意来的同学一起过来,甚至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备食材露个拿手菜。”“对,对,这个办法好,非常好,我这就给小雯打电话!”一听这主意,妻子就有点迫不及待的行动了。

  到了周末,我和妻子早早的买好了菜在家等着,陆陆续续的来了二十几个同学。很多同学都准备自己露一手,小雯提了一只鸭和一瓶啤酒,说是特意学会了做“啤酒鸭”。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十几个菜肴摆上了餐桌。席间,孩子们一边品尝着自己做的菜肴相互点评,相互打趣,一边和妻子谈及高中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憧憬着未来的大学之路,满满的师生情谊。妻子递过手机,让我多拍些视频和照片记录瞬间作个纪念。

  宴席结束后,妻子忍不住将这些温馨的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取名为:别样的“谢师宴”。随后,很多学生在后面感恩留言,妻子一句一句的读给我听,我看见了妻子脸上满满的幸福。

  过了几天,妻子得意的告诉我,隔壁班好几个班主任都在学我们这招“谢师宴”。 别样的“谢师宴”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耒阳市纪委 黎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