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爱“较真”的纪检干部

2011年的冬天,我脱下一身检察院干警制服,成为衡东县纪委的一名审理干部。
本以为作为一名审理干部,不过是每天看看卷宗,可是接手审理了两起案件后,我脑海里浮现出毛主席的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执纪审理无疑要有一股子“较真”的精神气儿。
陈兵(化名)是城中村年轻的党支部副书记,一时冲动参与聚众斗殴,2012年因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根据党纪规定要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此时恰逢城市建设的高峰期,陈兵在城中村拆迁中扎实肯干,化解了不少群众矛盾,表现突出,成绩显著。某领导多次“打招呼”,要求从轻给予留党察看处分,而我认为他是故意犯罪,不为所动。这时有人“善意”提醒,“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较真呢”;又有人旁敲侧击,“希望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是坚守党纪底线,还是随波逐流?面对身边的纷纷扰扰,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挺过这道关口,于是坚守初心,执着地出具了开除陈兵党籍的审理意见。
与身边的纷纷扰扰较真是第一步,排除杂念不被一边倒的社会舆论所干扰是第二步。
法官王武(化名)在2013年5月9日傍晚6时许驾驶警车从乡下返回法院途中,发现9岁女儿独自一人去上兴趣班,出于安全考虑,便顺势将女儿送至兴趣班后再返回法院,谁料这一幕,恰被湖南某电视台暗访记者摄像,并在省电视台上曝光。
法官、警车、记者、曝光,这一连串的关键词在当时狠抓“四风”的敏感时期,博人眼球,迅速成为社会热点。案件经调查后,马上移至审理,一边是当事人委屈的目光,一边是社会舆论的热切关注,无形的压力向我们袭来,仿佛有千万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们,一下子将我们推入两难境地。
是顺应社会舆论,还是独立思考?主审该案的我不禁掠过一丝慌乱。此时,我“较真”的心思涌上来了,于是便排除杂念,沉下心去把案子吃透。
当认定王武构成公车私用错误,并出具建议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的审理意见时,已是凌晨3点了。此后,县纪委举一反三,将近期内查处的几起公车私用案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及时回应了社会舆论,取得较好的社会警示效果。
五年来,一路跌跌撞撞,与孤独相伴、与干扰相对、与诱惑斗争,不知过了多少道“坎”儿,正如电视剧《奋斗》一样,坚守本心,在砥砺中成长,在磨砺中成才。五年来,庆幸自己不忘初心,坚守了一名纪检干部的本色。(衡东县纪委 申再红)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