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书记给我送“礼” 唱的哪一出?

“小傅啊,近来工作忙不忙?”
“请问您是?”我正在办公室综合一个信访件的调查情况,没有看来电号码,随手拿起手机就接通了电话。
“我是老群,怎么,听不出我的声音了?”
老群,一个单位的党组书记、主任。在市纪委挂职锻炼期间,我曾办理一个匿名信访件,反映老群在单位只手遮天、“家长”作风甚浓等问题。按照领导的安排,在函询后,我又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调查,查阅大量的工程建设资料、财务凭证和会议记录,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谈话。
“你上次与我谈话,我感触很深啦!我们单位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在原来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整章建制了。你今天抽空到我这来进行‘回访’嘛!”老群在电话里说。
领导干部理解、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尚属正常,要求回访特别是主动要求对已经办结的匿名反映进行回访的,还真不多。老群这是“唱的哪一出”呢?莫非又有反映,让他坐不住了?我心想。
窗外阳光明媚,冬日里显得格外暖和。在老群的办公室,两杯莲心茶,我开始了“非正式回访”。
老群告诉我,单位召开了专题会议,他进行了自我批评,并组织全单位的人员深入讨论,针对反映的情况,就党组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等制订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流程化的制度。我边听老群的介绍,边细细品着莲心茶。
老群说的这些,我在走廊的党务政务公开栏、办公室墙上的岗位职责已看到了明显的变化。我在心里默想:虽然反映老群的问题不实,但他知止而起并自我完善与革新,这体现了他的责任担当和胸襟情怀。
不经意间,老群从办公桌下拿出一个墨绿色的微鼓的文件袋递给我,对我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莲心茶洒了一地。空气在瞬间凝固。
这是试探?是诱惑?还是考验!
我涨红着脸、愤而起身准备离开时,“你们纪检干部啊,不是摆事实、讲真相吗?为什么不先打开看看呢?”老群笑着说道。“勤不道苦,廉不言贫。这么好的莲心茶,你别洒了啊。”
文件袋里有两本书,一本《领导者怎样写文稿》,一本《怎样当好副职》,书里没有夹带东西。除此,别无他物。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和实践感悟,送这两本书给你,当作共勉。”老群边说边在扉页上签名,大笑道:“我也过把明星作家的瘾。”
我顾不上礼节,立即翻阅起来。字里行间跳动的符号,印证了与老群调查谈话时,老群对我说的话:一个单位有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也有必要,只要决策是科学的、公开的、惠民的、发展的,不存私心,不搞交易,不图功名,相信最终会赢得理解、支持。
两只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冬日的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中,已可以嗅到春的气息。
回程的脚步是轻快的。只是,我忘了对老群说“谢谢!”。
(湘潭县档案局纪检组 傅登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