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在行动】涟源:俯身进农家 巡察到地头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后,湖南省涟源市启动首轮专项巡察,着力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俯身进农家 巡察到地头
“背包雨伞换农装,扎根农户话家常。还是当年土改劲,策筹精准富农桑。”这首由82岁老党员傅成玲创作的打油诗,生动地描写了湖南省涟源市党员干部走进贫困农家的真实场景。
7月6日,涟源市启动首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派出3个巡察组,着力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已移交问题线索30件,立案审查10人,问责29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同时,向被巡察单位反馈整改意见294条。
“该给你的一分都不会少”
7月8日,涟源市委巡察办主任张冬根来到自己的帮扶对象、龙塘镇马头新村66岁的五保户张国康家中。
还没落座,老张就反映,2014年,他申请的一笔易地搬迁扶贫资金本应有1.4万元,可他只收到6500元。
张国康说,村民们告诉他这钱很可能与村委会主任刘海军有关。但刘海军为人嚣张跋扈,所以自己一直不敢作声。
“您是纪委干部,能不能帮忙打听打听剩下的钱哪里去了啊?”老张恳求道。
张冬根当即将这一问题线索交与驻龙塘镇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并表示“一定给老人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接到问题线索后,巡察组将马头新村历年来的村级财务、2014年至2017年扶贫资金等账目往来情况全部封存,展开调查。
“这一查,结果令人震惊。仅危房改造资金一项,就可查实被刘海军‘拔’走4万多元。”张冬根说,巡察组还查出刘海军在其他方面存在经济问题。
在移交问题线索的一周后,刘海军(非党员)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被‘拔’走的钱能拿回来吗?”
“该给你的一分都不会少!”张冬根承诺道。
“以前,通过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大多是移交乡镇纪委处理,现在则由市委巡察办统一督办,市纪委组织调查处理,这样力度大了,效率也高了。”张冬根说,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在不仅要求整改到位,还将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从司空见惯的具体问题巡起”
7月11日下午,涟源市委第三巡察组副组长廖玉斌在枫坪镇枫坪村巡察时,现场提了几个有关脱贫攻坚方面的问题,该村支委委员谢伟林吞吞吐吐,脸涨得通红,回答不得要领。
谢伟林的反应让廖玉斌产生怀疑。于是他带领巡察组工作人员,到贫困户家中详细询问,了解情况,并对外出务工的贫困户一个个打电话核实情况,收到3户贫困户反映,他们的帮扶责任人谢伟林从未开展过任何帮扶工作。
“每个村干部都有帮扶几户贫困户,谢伟林帮扶了3户,却都不曾上过门,更没有开展帮扶,这样的帮扶着实伤了老百姓的心。”廖玉斌当场表态,决不能拿中央的扶贫政策当儿戏,一定要严查此类问题。
巡察组向市纪委移交问题线索后,市纪委随即启动问责程序,对谢伟林进行诫勉谈话。
“找我谈话时整个人都是蒙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谢伟林说,巡察组指出问题后,对他的思想触动很大,工作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坚持从‘小事’抓起,从司空见惯的具体问题巡起。”涟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纬辉说,扶贫工作无小事,只有把关乎老百姓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干好,他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对问题突出的严肃问责”
今年二季度,涟源市安平镇共收到扶贫领域信访件50件。7月12日,市纪委信访室的同志在督查时发现,办结28件,未办结22件,其中18件逾期未办结。随后,安平镇人大副主席、分管领导王琼被谈话提醒,镇扶贫办主任李元雄、镇信访室主任李曙光被诫勉谈话。
“对扶贫领域的信访件和问题线索要严格按照程序及时核查处理到位。”孙纬辉说,必须对扶贫领域信访问题突出、办理不及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
与此同时,市纪委也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线索,采取现场督办、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立行立改。
桥头河镇林业站聘请18名贫困人员担任生态护林员,每年给予1万元的工资补助。巡察组发现,其中有9人系非贫困人口。在将此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后,该镇林业站副站长被立案调查。目前,9名非贫困人口已被全部剔除,该镇已重新从贫困人口中聘请生态护林员。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深入基层,走进农家过程中发现的。”参与巡察的市纪委干部谢新介绍说,进入7月以来,市纪委还派出3个督查组,与巡察组同步开展工作。督查组对巡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下沉到40个村进行督查。目前已走访村里的党员、群众500多人,到300多户贫困户家中调查核实。(记者 邹太平)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