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开设“纪律门诊室”为干部“把脉”

“经过此次谈话,我才体会到,其实违法离我们并不遥远,真的是差一不留神就陷进去了。”刚从“纪律门诊室”出来接受廉政谈话的街道干部说道。
基层党员干部遇到纪律问题无处咨询,出现小问题未能及时“把脉诊疗”,极易酿成质变引发违纪行为。芙蓉区文艺路街道纪工委为了及时爱护和教育干部,注重抓早抓小,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审查谈话室为载体开设“纪律门诊室”,为街道干部提供纪律咨询、纪律治疗、纪律关爱服务。
“纪律咨询室”划明底线“防未病”。针对纪律和规矩方面存在模糊认识的干部,街道纪工委着重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将相关的文件精神、制度规定及时告知,做到划明“底线”,早打招呼。同时,针对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干部开展定期咨询服务,常敲警钟。目前,街道纪工委已对全街班子成员、各部门、社区主要负责人进行纪律咨询60余次。
“纪律治疗室”红脸出汗“治初病”。针对部分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街道纪工委通过提醒约谈、警示约谈等,达到红脸出汗的目的。“最近工作状态确实不怎么好,经常上班迟到,作风纪律放松了,要不是纪工委及时对我进行约谈,我还真估计会踩红线了。”一名街道干部说道。街道纪工委在提醒约谈的同时,注重创新谈话形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集体廉政谈话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等方式,以提醒帮助、常扯袖子、勤打招呼为重点,开展重点节点警示性谈话、干部任前谈话、换届纪律谈话、诫勉谈话等形式。目前,已进行提醒、警示约谈等20余次。
“纪律关爱室”贴心回访“防复发”。针对受到过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通过开展关爱约谈,帮助解开思想症结,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陈某是街道的工作人员,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警告处分。之后工作开展过程中常背负思想包袱,街道纪工委第一时间知道后,主动对其进行进行思想劝说,帮助他放下包袱重拾信心,重新振作。对受处分党员回访关爱工作后,街道纪工委会及时整理材料,建立相应工作档案。形成回访关爱工作总结,有效深化和巩固纪律审查工作效果。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