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着力打造廉政文化“嘉禾名片”

来到嘉禾老城区,人们一定会到嘉禾八大景之一的“珠泉涌月”走一走。如银珠一般的泉水旁,有一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亭榭,时任知县达麟为亭所撰“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柱联,既表现了作者爱民忧民的博大胸怀及谦虚、自我检讨的精神,又旨在警醒学士“正谊、明德、端品、敬业”。现如今此联被选入《湖南名胜古迹楹联选》,多在劝人为学为真、为廉为清上被广泛引用。正因此,使这座普通无奇的亭子有了深厚的廉政文化底蕴。掬一捧晶莹清澈的泉水,甘甜如饴,沁人心脾;吟一遍对仗工整的柱联,会让人生出远离城市喧嚣的超脱感,立时让整个人心境透亮,神清气爽。
廉政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底色。近年来,嘉禾县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通过积极挖掘历史名流、人文景观中的“廉”元素,汲取家规家风、民俗文化中的“廉”精髓,充分运用先辈和人民群众的智慧深入推进新时代的反腐倡廉建设,并利用曲艺、书画等多种形式大大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渗透力,营造了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出一张靓丽的廉政文化“嘉禾名片”。
历史名流以“神”化人催人奋进
嘉禾历代名人辈出、贤士集聚。珠泉镇荫溪村充分挖掘明朝南京巡河御史李祚平定叛乱、查处贪腐等历史故事,编撰了《李氏族谱》,用本村古代历史名人廉政史,教育后世子孙清正廉明。
嘉禾人杰地灵,孕育了开国第一上将萧克、“湖南最热心之革命同志”李国柱等杰出人物。 萧克生前对后辈们叮嘱最多的是:“勤劳持家,不能向党和政府伸手要这要那。”当地政府结合萧克将军“纸正、笔正、身正、心正”的廉政思想,建设了萧克故居。此外,重点挖掘了李痒、李国柱、李弼廷、唐朝英、黄益善等革命先辈优秀事迹,充分利用革命先辈、名人贤士的宝贵精神遗产,以此建设了老红军王柏森故居、烈士纪念塔、红军纪念碑,修缮了红军墓、红军树等红色人文景观。该县还利用本县明朝建立、倡导“其身也直,其气也刚,其风也宪”廉洁意识的“风宪牌坊”,积极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当地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助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员工、中小学生到各基地开展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游客触景生“廉”、寓廉于游。如今这些地方已成为嘉禾乃至周边县市群众热捧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每年可吸引10万余名游客。
民俗文化以“亲”怡人润物无声
“通过这种形式宣传廉政文化,我们倍感亲切,不仅爱看,通过歌曲传递出来的廉洁思想更容易让我们理解接受。”观看了民歌廉政专场比赛后,嘉禾一位市民说出了自己的一番感受。
近两年,嘉禾县每年都要开展歌舞廉政专场至少6场。这是该县利用曲艺这种文艺“轻骑兵”的形式,有效拓宽廉政文化传承渠道,弘扬廉政文化的一个缩影。嘉禾文化底蕴深厚,是神农教耕之地,素有“禾仓堡”美誉。该县发掘整理出天降嘉禾、神农教耕文化,并以此打造了古城花园九老峰、建成了“炎帝之世,天降嘉禾,神农拾之,以教耕种”的廉政文化墙、编纂出版了《古堡禾仓》《天降嘉禾》等廉政图书,让当地百姓在追根溯源的同时,感受着先人辛勤劳作、不畏艰辛、建设美好家园的初心。该县还对千年古村雷公井旧址进行了保护,针对雷公井族人不惧艰险、不畏强权、不怕流血牺牲的尚武品格以及当地村民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分别设立了教耕堂、红军堂、尚武堂等六堂,让游客置身其中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岁月的历史记忆与厚重感,并以节庆方式纪念神农教耕,共享劳动成果和地方美食,寄托人们怀念先祖、敬奉尊长、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嘉禾还是有名的民歌之乡。民歌享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之誉,伴嫁歌、三句半、快板、花灯戏、舞狮舞龙等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生动活泼,易为群众喜闻乐见。该县把廉政文化有效融入民歌中,整理出版了《嘉禾伴嫁歌》《嘉禾花灯》《嘉禾戏曲》等廉政专集。组建了嘉禾县禾仓演艺有限公司,每年财政拿出100多万资金,重点打造或包装一些具有廉政文化要素的本地民歌民俗剧、花灯小调等,通过廉政文化送戏下乡、进社区(广场)的方式,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还涵养了嘉禾良好的政治生态。
同时,该县注重点燃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让一批“奇人异士”施展才能传承本地廉政文化。广发镇民间艺人李民保以歌颂廉政为主题,创作了快板《廉政歌》,被民间传为佳话;行廊镇乐塘村76岁民间漫画家雷克昌,多次以廉政为体裁,创作了《看看假不假》《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狐假虎威》等一批反腐精品力作,其创作的《反腐倡廉漫画一组》8幅作品,在2016年第三届中国廉政文化书画展上展出。《贪官的自由》《移情别恋》《也是下海》等廉政漫画被《郴州日报》以大篇幅登载,受到了读者一致好评。通过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嘉禾老百姓加入到齐唱“廉政曲”的队伍里。
家规家风以“情”系人入脑入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领导干部家庭“防火墙”,近年来,嘉禾县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良好风尚,开展了一系列以“立崇廉家规、树清廉家风、传廉洁家训”为主题的“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活动,通过“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家书征集,“经典家规家训”朗诵,“书经典家训、传优秀家风”书画交流、“廉内助”廉谈等,大力弘扬了嘉禾本地家庭美德,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及家属积极践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营造出家风好、党风正、政风清、民风纯的良好氛围。
晋屏镇甫口彭家村彭助立一门三代人八十二载为赤珠岭上合葬的34名红军烈士守墓,他们守护的不仅是烈士的英魂,还延续了“红色”血脉、传承了“红色”精神。今年88岁的曾祥瑞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五代同堂,严格教育子孙,4个儿子都是共产党员,3个儿子被他送上了军营,其中大儿子是陆军,二儿子和四儿子都是海军,一家人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11月,嘉禾县扎实开展家庭助廉“三个一”活动,即:发一封助廉信、送一句廉政寄语、看一次警示片,引导领导干部及其家属一起算好“政治前途、经济收入、家庭亲情和人身自由”四笔帐,认清违纪违法的高成本,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优良的家风促廉风、推作风、带政风。“我的儿子儿媳都是国家工作人员,今后我要在家里常敲警钟、念廉经,与他们一起共同筑起一道严实的家庭“拒腐”防线,携手共建廉洁之家、幸福之家。”家住嘉禾县健美路的曾老与儿子、儿媳、孙儿一同观看《家庭腐败警示录》后发出如是感慨。
“把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中,不仅让廉政文化建设有了鲜明的本土特色,又让广大领导干部在无形之中树立了坚不可摧的廉政意识。通过以文化人,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廉政文化‘嘉禾名片’。”嘉禾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久辉表示。(嘉禾县纪委监委 李建勇 李燕)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