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文化名人进纪委为“家风故事”建言献策

“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弘扬廉洁家风,做好社会表率。”近日,安化县一部分本土文化名人受邀来到县纪委,为深入挖掘本县历史名人的家风故事建言献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与村风、民风建设紧密相关,优良廉洁的家风故事对后世与身边人产生的影响,可谓如春风化雨,浸润延绵。安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走出过一大批在各个领域独领风骚的人物,其家风故事在当时及现在都具有深远教育意义。
在座谈会上,各文化人士畅谈对“家风”的理解,并积极推荐本县值得挖掘的各类历史名人,介绍其生平与独特家风家训,最后确定了初步人选。
“历史名人的家风故事,经过时光锤炼,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可以及时洗涤党员干部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诗人乐冲在谈到挖掘安化本土文化名人的家风故事时表示,将家风故事与本县廉政文化相结合,进行宣传与推广,不仅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筑牢纪律防线,甚至对社风民风起到一定的促进与带动作用。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2017年为积极响应益阳市纪委提出的让益阳市优秀传统家风走出深闺,参与时代进程,引领社会风尚,滋养大众精神,安化县纪委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以打造廉洁文化品牌为主线,相续推出了《晚清干国良臣——陶澍》、《扬力有年 实心任事——罗绕典》、《忠厚传家久 一门四进士——黄自元》、《家国情怀 农茶实学——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境我天人合一 无声胜似有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甄陶》等5个家风故事,并在省、市、县级媒体进行推广宣传。
按照益阳市纪委统一部署,今年安化在“家风故事”中将确定5个课题,领了撰写任务的作家们表示,一定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稿件,让安化的名人家风故事在时代长河里闪光,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将挖掘本土名人家风故事与反腐倡腐相结合,多形式全覆盖进行宣传,让廉洁教育潜移默化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心中,从而提升其修养品行,促进党风政风向好。”安化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未来安化会着手做好“家风故事”的后半篇文章,以学促行,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安化县纪委监委贺文英)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