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百元疑云

编辑:莫正尤 发表时间:2018-06-08 08:36 来源:三湘风纪网

  “我叫莫长春,去年底,我银行账上提示发了100元特困慰问金,我是镇上敬老院院长,应该是村里搞错了慰问对象,我打电话向村干部反映,结果他们说没搞错。我就把钱送给了村里一位癌症患者。我想请你们纪委的同志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今年春节刚过,我和同事们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作风和腐败问题督查,刚到谢林港镇复兴村,就接到群众的反映。

  “群众对扶贫工作高度关注,我们一定要查个清楚,问个明白,给他一个满意答复。”带队督查的钟组长说道,并安排我和小舒立即开展调查。“你们先去村里,调取去年的特困慰问资金、发放名单相关资料,再与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困难对象进行对比,看村干部在发放慰问金时是否存在优亲厚友。”

  我和小舒来到村委调取上述资料一一查看,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困难户、低保户都纳入了慰问对象,没有发现什么“猫腻”。但名单中一个叫“郭长春”的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与反映问题的莫长春只有一姓之差,中间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我们直接找郭长春,问他是否领取了100元慰问金。”小舒建议道。我觉得这样突破可行。

  “去年底,小组长邓向松告诉我,村里会给我娘发100元慰问金,她没有存折,就把我的名字和银行卡报上去了,说钱会直接打到卡上。但是不知咋的,年二十八那天,村干部刘志红送了100块钱上门,说是给我娘的慰问金。”听了郭长春的话,我们都觉得很蹊跷,现在的扶贫资金都是直接打卡,不给现金。

  于是,我们又找到彭家湾组长邓向松了解情况,“当初,报慰问名单时,我们组85岁的特困户周某没有存折,报的是她儿子‘郭长春’的名字,因为村干部刘志红搞错了,公示时写成了‘莫长春’,我提醒他后,名单经修改又重新公示了。”面对我们的提问,邓向松觉得名单当场修改了,应该不会搞错。

  可是,不该拿慰问金的莫长春拿到了100块钱,这100块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找到村干部刘志红,单刀直入问他莫长春的100块钱是怎么回事?他听后,思量片刻,如实说道:“这都是我的工作不实、责任心不强,才造成了这100块钱错发问题。”

  原来,年底村里对慰问对象进行摸底时,刘志红没有挨家挨户上门,只是让各小组长把名单报上来,他误以为郭长春是莫长春。公示时群众发现搞错了,他当时交代便民服务员蔡亚男把搞错的对象改过来,蔡亚男在修改时,只把名字改了,其他信息仍未修改,导致钱还是打到了莫长春的账户上。

  后来,刘志红发现钱打错了,就自掏腰包拿100块钱给郭长春的母亲送了过去。原来,这100元是刘志红的。

  我们将情况向莫长春反馈,他听到刘志红因扶贫工作作风不实被批评教育时,说道:“我并不是存心要找他茬,现在国家扶贫力度大,好的政策不能到我们基层就变味,我是希望通过你们提醒一下村干部,以后多注意。”

  “我们就是欢迎您这样较真的监督员,这样我们的脱贫工作才能扎实推进啊!”

  回来的路上,小舒感慨道:“扶贫作风严深细实,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承载了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期许啊。”(益阳高新区纪工委 达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