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望城:坚持12年送廉政文艺进村入户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8-11-08 17:06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为增强廉政文化生命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将廉洁思想宣传贯彻到基层,自2006年以来,望城区坚持十二年在全区14个镇街开展“送廉政文艺下乡巡演”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丰盛的廉政文化大餐。截至目前,该区共开展巡演活动360余场,场场爆满,超过10万人次观看,取得了群众有感知、干部受教育、社会反响好的良好效果。

  突出大众性、增强互动性,群众有感知。廉政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关键要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能够让群众愿意接受、广泛认可。直接送到家门口“方便看”。“送廉政文艺下乡巡演”活动,往往在村(社区)人流量较大的休闲广场进行,把廉政文艺节目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的文艺节目,很方便。节目形式多样“愿意看”。巡演节目以花鼓戏、小品、情景剧、三句半为主要形式,用本地方言创作,内容紧跟时事,取材于真实生活,如剧团创作的小品《罢席》展示了领导干部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优良作风;快板《党员干部当先锋》、村(社区)干部作出廉洁奉公、清廉为官的庄严承诺,群众喜闻乐见。家人邻居主动参与“喜欢看”。群众自创自演情景剧《喜看望城新面貌》、广场舞《火了火了》等节目同台演出,台上亲人邻居演出,台下群众热情高涨,一批批优秀的廉洁文化作品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廉洁文化充分地融入了现代生活、渗入家庭、深入人心。

  突出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干部受教育。比起坐在会议室里开展廉政教育,廉政文艺巡演活动形式上更寓教于乐,让党员干部在轻松的氛围里将纪律规矩意识沁入心脾。讲好党纪条规故事。巡演活动将平日严肃的政治道理变成了一个个有生活情趣的生动故事。比如,小品《三送礼》、花鼓小戏《选儿媳》等,让人在捧腹大笑之后又能悟出一些廉洁道理,得到警醒。民间曲艺皮影戏《斩包勉》用民间艺术热情讴歌了包拯勤政廉洁的光辉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了触及心灵的党风廉洁建设教育。创新党纪条规知识抢答。为加强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等党纪条规的学习、熟练掌握程度,在巡演现场设置了知识抢答环节,村(社区)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积极参与答题,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开设党纪条规宣传展板。巡演现场布置主题党纪条规学习教育展板,深入宣传党纪条规和反腐倡廉规章制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真正使党员、干部广泛了解制度,高度认同制度,坚决执行制度,群众有效监督制度执行,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突出持久性、增强主导性,社会反响好。自2006年开始,望城区就将“送廉政文艺下乡巡演”作为廉政文化品牌来打造,每年有计划地筹备和精心编排一批契合上级最新精神,来源于基层生活、格调清新健康的廉政文艺作品。明确巡演主题,拿“菜单”。望城区委、区政府主导,区纪委梳理中央、省、市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尤其是新出台、新修订的党纪条规,及时总结提炼,明确巡演主题,开出巡演活动“菜单”。如近三年廉政文艺巡演活动,根据作风建设新规、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廉洁家访活动等,将主题分别明确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纪法规教育年”、“金秋颂清风、廉洁进万家”。发挥剧团优势,端“主菜”。依托望城本土雷锋艺术团资源优势,组织本土“戏骨”,根据巡演“菜单”,烹制活动“主菜”,如2013年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编排了廉政小品《局长罢席》,2014年根据省纪委“限宴令”编排了廉政花鼓戏《官爹》,2018年围绕“党员干部廉洁好家风”等编排了小品《传家宝》、快板《监察法学习》。借助群众力量,配“特色”。巡演活动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打造廉政文化建设面向群众的新平台。活动现场除了有望城本土艺术团编排的廉政节目,还有社区党员自创的移风易俗作快板,又基层文艺爱好者及群众参演的朗诵、舞蹈,节目既蕴含了本土文化特色,又弘扬了清风正气。(望城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