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利剑出鞘 斩断伸向扶贫领域“黑手”

今年以来,益阳市赫山区积极落实中央省市部署,切实解决发生在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牢牢盯紧扶贫领域“奶酪”,用好“制度、纪律、警示”三把利剑,向扶贫领域问题宣战,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1-10月,全区扶贫领域党纪政务处分14人,组织处理199人。
强化制度建设,磨好“制度利剑”。出台《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暨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列明4大类15个治理重点和执纪问责5大措施,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指明“路线图”。通过制定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暗访督查、资金检查、行业扶贫检查、问题整改等十余个方案,列明了工作的实施程序、责任主体、问责机制等程序步骤,“挂图作战”严惩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
划清纪律底线,常用“纪律利剑”。全面梳理近年来受理和查办的问题线索,分门别类建立专账,进行“表格化”管理,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了。深入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清退贫困户1486户5776人,贫困对象不符户得到有效清理。开展4轮暗访督查,对65名工作人员严肃问责;完成3轮行业扶贫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39起;区委部署对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城市低保3个领域的专项巡察,突出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力求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确保扶贫资金项目都用在“刀刃”上。
加大警示教育,擦亮“警示利剑”。坚持把“扶贫纪律向扶贫干部灌输,扶贫政策向贫困群众宣讲,查办案件向社会大众通报”三个导向,开展扶贫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10余次,对全区扶贫领域查处典型案例和组织处理情况及时在省市级媒体通报曝光,共曝光37件76人,精心编写向全区印发《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口袋书》千余本,加强区、乡、村干部及驻村干部的警示教育,着力在全区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氛围。(赫山区纪委监委 邹彬)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