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转隶日记】“看书”不易,“说书”更难!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18-12-03 08:37 来源:三湘风纪网

  时光飞逝,从检察院转隶到县纪委监委工作,转眼间就快1年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与环境,用心调试工作状态,在不断地融入与磨合的同时深感“说书”堪比“看书”难。

  转隶前我是一名“看书”的读者——县检察院公诉人。提到公诉人,翻阅审核案卷、讯问犯罪嫌疑人、书写文书,这都是公诉人的日常。其中“看书”“阅卷”是最起码的基本功,是所有环节的基础,需进行认真、严谨地审核,看懂弄通,碰到棘手问题还需查阅大量资料、和同事探讨,有时工作到深夜亦是常态。那时觉得做一名“读书”人真是不易,但每当想到我是法律的监督者、正义的维护者时,心中那份激情便被重新点燃。

  而今,角色转换,我成为一名“说者”——纪检监察人。转隶到县纪委监委后,按照办案力量交叉配备原则,我被分配到临澧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一室工作,办信办访、调查谈话、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成了我们的日常,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深感“说者”不好当!

  前不久,我参与一次涉法案件调查谈话,体会到了“说”的艰辛,至今仍记忆犹新。涉案当事人是一名工作多年的机关干部,起初在询问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时,开始还比较顺利,我心里不由得一阵轻松。我想,纪委的调查谈话就是“说”的功夫,也不过如此,同我以往在检察院询问谈话差不多。

  不料,当调查进入深入阶段,触及到核心问题时,现场情形发生变化,当我询问到当事人具体违纪、违法事实时,被调查对象先是躲闪回避,接着便之乎者也,答非所问,消极抵触,不愿交代违纪实质问题,我用刚学不久的党纪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开导,尽量当好“说书”角色,但是调查对象似乎毫不领情,仍然无动于衷。

  此时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尽管努力应对,谈话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这种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开始本来信心满满,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时,坐在对面的调查对象悠然自得,而我却显得有点心浮气躁,当时场面有些尴尬。

  “老王啊,听说单位同事对你的评价不错,是单位的一把业务好手,现在出现这样的违纪情况,我相信你也只是一时糊涂。有问题就说出来,心里装了事,晚上觉都睡不安稳啊,不妨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讲清楚,或许你心理会舒坦一些,也会得到组织的宽大处理”。此时,分管领导江常委象‘及时雨’一样,缓缓走进谈话室,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打破了残存的“僵局”。

  这时,只见老王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身体也放松了许多。“请你相信我们,组织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我们真心想挽救你,不是往下‘推’,如实主动地交代问题对组织、对你自己、对你的家人都有一个好的交代。”一旁的监察室李主任不失时机地‘补火’。二位同事的一番话语,像是‘箭头’一样戳进了他的内心深处,彻底击碎了他的侥幸心理,持续坚守了8个多小时的“心理防线”被攻破,形势发生逆转。

  “说实话,我在犯错以后确实又悔又怕,这件事在我脑子里象放电影一样过了一遍又一遍,很是苦恼。当初我本来不想蒙混过关,可想到在腐败问题上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凭我的违纪金额肯定会受到严惩,我就打了‘退堂鼓’。”这时,好几次欲言又止的老王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卸下了思想“包袱”,开始主动向我们交代了他的违纪、违法事实。

  一次看似简单的调查谈话,其实既是一场短兵相接的“心理战”,又是斗智斗勇的“攻坚战”,需要实战经验的积累和谈话技巧的灵活运用。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深刻体会到“说书”的难。从“读者”变为“说者”,从“看书”变为“说书”,战场虽然变了,但初心未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增才干,强本领,迎着困难继续砥砺前行!(临澧县纪委监委 李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