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意见户”变成“监督员”

“意见户”周祚礼把低保金当作党费上交了!这事在湖南省资兴市汤溪镇皮石村传开了。
周祚礼为何把低保金上交作党费?他对什么事有意见?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驱车前往皮石村。
山路蜿蜒,车子在茂密的山林里穿行。一路上,给我们带路的汤溪镇驻皮石村干部袁继辉告诉我们,周祚礼今年86岁,是一名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也是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年轻时在村里当过村干部。
袁继辉这两年都驻在皮石村,对各家的情况很清楚。一路上,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周家的情况。
原来,老周一家有3口人,老伴腿脚不便,膝下唯一的女儿眼有残疾,家里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每月国家发的退伍军人补助和其他的一些补贴。2008年,国家实施低保政策,村里依照政策规定,结合老周家的实际情况,将其评定为低保户。前两年,老周的女儿成家后另立户头,不再符合低保户的评定标准,老周没能评上。他对这一结果很有意见,曾多次找村干部反映情况,但因政策规定,评定结果始终没有改变。
一次,镇纪委书记唐俊龙去村里入户走访,怨气满满的老周找到唐书记“告状”,一股脑儿把家里的苦、心里的怨全倒了出来,要唐书记就低保评定一事给他做主。唐俊龙对老周的家庭情况表示同情,也很理解他的心情。但在了解了老周领取了退伍军人补助和资兴市发放的离职村干部补贴等情况后,也认可村里依据政策规定,不给老周评定低保户的做法。随后,唐俊龙和老周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
“不知道唐书记和他说了什么,那天以后,老周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他不但不再抱怨低保评定的事,还跑到镇里把之前领取的2000余元低保金全部作为党费捐了出来。他现在还时不时来村上走走看看,给村干部们的工作提意见建议。”袁继辉告诉我们。
到达皮石村后,我们就直奔老周家。老周家离村部不远,穿过马路走一段田间小路再穿过一条小溪就到了。老周高挑单瘦、精神矍铄,眉宇间透着刚毅。当我们问他为什么把低保金捐出去的时候,老周说:“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政策要执行,要保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那次唐书记和我详细说明了国家的低保政策,我确实不符合。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理解党的政策、落实好党的政策。”
接着,老周又和我们讲起了他监督村上低保评定的事。一次,皮石村将评选后的低保户名单张贴在公示栏中,因为当时老周主动参加了村上的低保户评选会,便特地去查看公示情况。他发现有一户低保户是额外加进去的,低保户评选会上此人并未参与评选。老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询问了情况。最终,这额外增加的一户被取消了低保资格。“唐书记知道这事后,表扬了我,还对村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老周自豪地告诉我们。
据皮石村党支部书记邹小林介绍,老周现在成了村上的义务“监督员”。全村共有21名党员,其中老周对村上的工作提的意见建议最多、也最中肯,特别支持村里的工作。邹小林还给我们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老周挑着一担砖,脸上洋溢着笑容。邹小林告诉我们,这是去年7月他们开展支部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当时,支部组织村里的党员帮助坪子坑组一户贫困户易地建房,怕老党员体力吃不消,就只安排了年轻的党员去帮忙,结果老周不服,非要跟着我们去挑砖。
看着照片上面带笑容的老周,我们由衷地敬佩。回到汤溪镇,镇纪委书记唐俊龙感慨道:“老周由‘意见户’变成‘监督员’,实属不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做信访工作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思想通则百事通,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作为一名党员,要向老周学习,讲党性、讲原则、讲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郴州市资兴市纪委干部 胡素芳)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