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在线】医院里的“隐形富豪”栽了

近日,因犯贪污罪,衡阳市中医正骨医院挂号收费员罗某斌被石鼓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这是石鼓区纪委监委未经留置快查快结的一起贪污案件。
而事情还得从2018年4月说起,罗某斌到负责综合监督卫计系统的区纪委监委驻区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自首。之后,该区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对其交代的问题进行核查。
一次“普通”的门诊退费
2018年3月的一天,衡阳市中医正骨医院财务在为一名患者办理CT检测费退款的过程中发现,门诊收费室开出的这张票据中发票联与存根联金额竟然不一致,财务人员随即将这个发现向院领导进行了报告。而经过医院进一步核查,这张发票正是挂号收费员罗某斌经手开具的。
随着这张前后金额不一致的发票被发现,医院立即针对住院及门诊收费室所有票据开展全面检查,特别是对罗某斌经手的门诊收费票据进行逐年核查。经过调查,截至2018年3月,罗某斌经手开具的发票里存在大量发票联与存根联金额不符的情况,累计差额达33万余元。
欲壑难填,开辟“生财之道”
1995年进入衡阳市中医正骨医院工作的罗某斌,2002年通过岗位调整成为医院门诊收费室的一名收费员,主要负责收取、保管门诊费。同事眼里的罗某斌在工作上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按时上下班,与同事之间相处的也比较和谐。
而生活中的他贪图享乐,当时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根本不足以支撑他随心所欲的追求名牌、吃喝玩乐,导致个人财务长期入不敷出。
2013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罗某斌发现医院收费打印系统上的漏洞:同一张一式三联的发票可以分开、分次进行打印,第一次将实际发生的“大数额”金额打印在前两联,第二次通过重新进行挂号操作将“2.5元、5.5元”的小数额挂号费打印在第三联上,使得同一份发票第三联金额要远小于前两联金额,他则按照第三联上打印的较小金额数上缴收费款至医院财务。就这样,罗某斌利用这种典型“大头小尾发票”手法将两部分票据的差额从中截留,据为己有。
经过一两次的尝试后,他发现这样可以瞒天过海,医院财务也不容易核查出来,就算被查出来,也可能会成为一本“糊涂账”。
尝到甜头的罗某斌,认为自己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随着自己物欲的不断膨胀,篡改发票的数量也从刚开始的每次几张增加到几十张,自己荷包里的钱迅速从几千元“激增”到几万元,一度成为医院的“隐形富豪”。
事情败露,“纸”终究包不住火
随着医院财务检查的不断深入,篡改的票据一张一张被核查出来。罗某斌意识到他篡改发票、截留收费款的事情要“纸包不住火”了。在院领导劝说下,罗某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在医院党支部纪律委员的陪同下,主动到石鼓区监委投案自首。
罗某斌自首后,区监委一方面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固定主要证据,另一方面对罗某进行谈心谈话,边讲政策边帮助其排解心理压力。罗某斌最终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进行了如实供述,并积极缴退全部赃款33万余元。
【执纪者说】
罗某斌走上贪污公款的犯罪道路,主要是由于他虚荣心强、贪财的本性造成的。但是一个收费员通过篡改发票的手段截留公款长达5年时间没有被发现,更是暴露出医院财务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到位等问题。罗某斌以篡改票据的方式获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是直接触犯了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监察“全覆盖”的形势下,任何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行为都“难逃法眼”。因此,切莫因一己私欲、一时贪念,动了不该有的歪心思。(石鼓区纪委监委 蒋贝 廖艳 余靖)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