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老张息访记

“之前给你们带来麻烦,实在不好意思。这件事有了结果,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现在,可以安心准备年货咯……”近日,保靖县葫芦镇尖岩村,村民老张在‘信访件答复情况反馈表’签下了自己意见和名字,他对该次线索核查情况很满意,脸上露出了开心笑容。
去年11月,保靖县纪委监委收到上级移交的一批问题线索,其中一件是省纪委挂牌督办件,反映葫芦镇尖岩村虚报套取工程款、村务不公开等问题。随即,该县纪委成立由纪委常委龙显胜为组长的调查小组,对该线索进行核查。
在这之前,我听说过一些关于老张的故事:老张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为人正直,博学多才,近年来,他一直因精准扶贫等问题重复信访举报,是当地有名的“上访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弄清其中缘由,于是主动申请加入该次核查工作。
“张老师,几点去接孙女啊?在外工作的儿子,买得回家的票了吗?”1月14日下午3点,调查小组一行第4次来到老张家中,一进门,我们与老张拉起家常。
“你们怎么又来了?我反映的问题,还没有你们来我家的次数多。事情没有结果也就算了,还要说我的问题不属实。”我们的再次“光临”,引发了老张的抵触情绪。
“张老师,您反映的问题属实……”我接过话。
“真的吗?你们查清楚了吗?”听到“属实”二字,老张有些激动,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我是土生土长的‘尖岩’人,村里的事情很清楚的,我并不是‘无理’上访。你们调查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和我说的一样吗?”
同行的保靖县纪委常委龙显胜见状,赶忙打趣道:“咱们好好聊一聊!我把我们调查的过程,慢慢说给您听……”
这一聊,就聊得将近3个小时。“尖岩村是个合并村,村务的公示栏设在梁家组村部内。通过走访部分村民我们得知,这些年的村务,一直都是公开的。可能是距离的原因,导致其他组的村民没能及时看到公示栏的内容,从而造成了‘村务不公开’的误会。”龙显胜针对老张反映的问题,逐一作了详细的答复和解释。
“村里那么多工程,也没见招标啊?”老张振振有词地接过话。
“村里的工程,均由扶贫工作队负责联系,且是按正常程序公开招标的。”龙显胜一边说,一边从文件袋里取出近年来该村修桥、修路等工程招标现场的佐证资料,并附上工程批复文件。老张随手从口袋中掏出老花镜带上,接过资料和文件,仔细认真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刚才她说我反映的问题属实。我看啊,没有属实的,你们是在忽悠我这个老头子。”老张急了。
“属实的问题,已另做‘处理’。真相只有一个,假的真不了,真的永远假不了。”我立即回应道。
听到这里,老张将刚摘下的老花镜又带上,拿起桌上摆放的材料,又认真看了一遍后,说:“有你这句话,足够了。说实话,你们三番五次来到我家里,表面上我‘怠慢’你们,其实内心在为你们点赞。”
老张态度转变,接下来的谈话,变得融洽了起来。在交谈过程中得知,老张其实是一位热心肠的人,近年来之所以重复向上面反映问题,皆因“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开,老张生怕该享受政策的困难群众而未能享受政策,担心国家的惠民政策未能在该村“落地生根”,稍听见村民有所“抱怨”,他便立即向上级反映。
通过此次交谈,老张也意识到自己反映问题的方式需要调整。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
寒冬腊月,年味渐浓。返程的路上,我不禁在心底感慨: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多做暖人心、感人心、稳人心的事,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许。(保靖县纪委监委 龙术娥)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