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风吹进百姓家

——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廉政文化建设纪实
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辖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33人,耕地面积1157亩,水田1072亩,山林2890亩,就是这个人均水田面积不足1亩的地方,因为村两委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和廉洁自律、高效谋事,畅想了对金土地的情怀,谱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华美乐章。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7200元,居全市首位。被列入湖南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多年评为衡阳市、常宁市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红旗村两委、先进村两委。
廉政班子筑牢组织堡垒
村两委是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层核心。桐江村两委成员经群众提名、张榜公示、村民选举产生,都是高中文化、共产党员。书记徐三山多次荣获市县两级优秀村支部书记称号,他对其他干部的提名非常注重德才兼备,坚持任人为贤。曾有人送红包想进村委班子,被他严辞拒绝,他说:“等你符合条件再说吧!”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掷地有声。
《西岭镇桐江村村组干部候选人提名办法》、《西岭镇桐江村村组干部考核细则》,明确了条件、突出了职责、规范了行为、强化了作用、细化了功能、量化了标准,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如今在桐江村组干部中已根深叶茂,象春风和和煦煦,似朝霞坦坦荡荡。
精诚团结、廉洁自律,筑牢了组织堡垒,铸就了“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时代丰碑。桐江村这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耗资上千万,每个工程均招标实施,凭人情关系揽工程不通,凭请吃送礼更不通,如村部活动中心工程,有人承诺给村委成员3万元回扣,被斥得灰溜溜的。最后这双层一百七十平米的办公楼,连同硬化和绿化以24.6万元的最低价格承包,仅此项目村里节约资金10万余元。
廉政制度诠释服务于民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干部的职能必然得转换,不再是拳头加收钱,而是服务和奉献。一言九鼎、一掌遮天已成历史,照章办事,依规而为,才能和谐共处、长足发展。用心服务群众,用爱奉献群众,用制度约束群众,写就了桐江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新篇章。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先后出台了《西岭镇桐江村村民自治章程》、《西岭镇桐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西岭镇桐江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西岭镇桐江村财务管理制度》、《西岭镇桐江村村务公开制度》、《西岭镇桐江村村民会议制度》、《西岭镇桐江村民主评议村两委制度》、《西岭镇桐江村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及党员的作用,将村规民约入组到户,做到户户清楚,人人明白。
桐江村的财务2004年就进驻了“村账镇管”中心,为了账目更加公开透明,桐江村成立了民主理财监事会,由十三名退休的老干部和老教师组成,他们思想纯、素质高、业务精,群众信得过。开支票据上有经手人和证明人签字,注明了用途,清楚明了。年终形成结算报告,张榜公开,大家清清楚楚,没有异议,由于每一分钱都用在村级发展的刀刃上,市里多家单位主动争做桐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后盾单位,桐江村每年可向上级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数十万元。
健全的制度,保障了群众的利益,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规范了干部群众的行为。多年来,桐江村没有乱占宅基地,没有违背政策生育的现象,如宅基地的审批办法规定,凡人平住房面积已达四十平米的农户不予接受申请,人平不足二十平方的特困户优先解决,并给予一千元的奖励,在原宅基地重建户给予二千元的奖励,既保护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又如计划生育奖励细则规定,凡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两女结扎户,除给予一千元奖励外,均分配责任田、土、山和集体利益的双倍,考取大学本科还奖励三千元,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自觉地摒弃了多子多福的陈腐观念,形成了少生快富,男女平等,生儿是名气,养女是福气的新生育观。
文化建设彰显以人为本
古语云:“富则思淫乐”。村两委、特别是书记徐三山深谙其理,他们以村部活动中心为阵地,以现代远程教育为契机,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为核心,以消除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等违纪违法行为为目标,组建了桐江村舞狮队、腰鼓队、号鼓队、合唱队,农闲时集中演练,节目时客装演出,既健身强体,又陶冶性情,更净化心灵。经常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传播科学生产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图书室常年免费开放,老年人时来翻阅,取养生之道,学长寿之法。中青年看持家之技,寻致富之方,得育儿之理,明孝道之髓。学生双休日也来热闹,知劳作之艰,体母亲之苦,感幸福之乐。羽毛球场上舒筋展臂,去劳作之酸辛,融邻里之和睦。知识型、技能型的村民日趋富足和健康。浓郁的村级文化,飘逸的田园清香,如今的桐江民风,如酷夏的徐徐凉风,像寒冬的暖暖阳光。
产业调整昭示与时俱进
土地是农民赖依生存的根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充分挖掘黑土地的潜能,是桐江村两委的共同目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是他们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核心体现,从2003年试种烤烟,到如今的合作化种植,成为市种烟示范村,村里种烟协会的诞生,昭示着从机整成垅、漂浮育苗,植保管理,集中烘烤、分级扎把的规模化、集体化生产的巨大优势。全村种烟面积1400亩,2008年产值437万元。柚子连片1000亩,鱼塘800亩的规模生态园里果香鱼跃,与仲夏翠绿的烟叶相得益彰,与孟秋金黄的稻穗竞相摇曳,与季冬休眠的土地相互点缀,四季欢歌,日夜染香……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