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深入农家排忧解难 甘当群众贴心人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09-07-23 10:07 来源:娄底市纪委


         ——娄底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

        2007年以来,湖南省娄底市纪委、监察局牢牢把握“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这一主题,坚持把主题实践活动的内涵和要求转化为抓工作的措施和办法,推动工作不断上新台阶。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连续三年开展体现主题实践活动内涵的“心系群众、转变作风”专项行动,妥善处理主题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切实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扬。
                                                          围绕主题深入实践
        三年来,每次行动实行市、县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除留两名值班人员外,全体出动,驻扎农家,集中10天时间,统一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三最”中的突出问题。
        主题不变,内容创新。始终坚持“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主题,旗帜鲜明、目标明确、深入人心。以此为载体,每年主题不变,内容创新,三年中分别进行了治理教育乱收费、清理村级财务、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做法,符合形势变化要求,符合民生愿望,倍受群众欢迎。
        制定方案,精心实施。凡事预则立。专项行动主要内容确定后,立即着手筹划,深入调查研究,市纪委常委会反复讨论,制订行动方案,报市委常委会决定实施。每次出发前,组织全体工作队员进行培训,认真学习与行动有关的政策和业务知识,充分做好执行能力上的准备。队员临行时,主要领导到出发现场做动员讲话,2007年2月27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亲临现场,亲自指导。为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各大组由市纪委副书记或常委带队,对所在县(市、区)负责,各小组由室主任或副处级干部带队,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哪个大、小组没搞好,追究带队组长的责任;哪个县(市、区)没搞好,取消该县(市、区)纪委书记、监察局长的评先资格。
        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为把政策交给群众,我们在娄底日报、娄底电视台、娄底交通频道、娄底政务网等地方新闻媒体为专项行动开设专栏,跟踪报道,共播发专项行动新闻257条。根据每年行动的内容,各县(市、区)召开动员会,各工作组深入走访群众,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评议员座谈会,共计385场次,参加群众12380人,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社情民意。为便于群众联系和反映情况,每个工作小组到达驻点后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公布工作队员姓名和联系电话。
       突出重点,查纠问题。治理教育乱收费行动中,抓住学校开学时机,采取事先不打招呼的方式,到学校、马路边以及学生家里,看公示栏,看收费票据,看学生书包,共查出学校乱设收费项目、搭车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滥发教辅资料、挪用挤占教学经费等问题15个。对这些问题,责令县(市、区)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立即整改,向学生退还多收款项,取消搭车收费项目,取消规定外的教辅资料等。清理村级财务中,组织村民代表参与帐目清理,对村级财务的收入、支出、往来帐目逐笔核对,重点审核收入项目是否齐全,支出项目是否合理,报销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查出了收费项目不清、白纸发票多、签字手续不全等17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责令村委会立即纠正,该入账的,重新登帐,不符开支要求的,剔除出来,手续不全的找当事人补签到位,确保帐目清楚、明晰、符合财务要求,清理结果由村民代表签字认可,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开展“五查五看”:查参合对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医疗费用补偿结算单等凭证,核对身份,看是否确实得到补助;查参合对象受益情况,看其自付了多少费用,报销了多少费用,同一病例的诊疗费用参合前后有多大差异;查参合农民就医和报账手续情况,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手续是否便民;查医院医德医风情况,看是否有开大处方、收受回扣的问题;查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投诉举报的情况,看举报是否属实。通过“五查五看”,查出虚报冒领、挤占挪用、乱收费、乱摊派等突出问题27个,对这些的问题,责令县(市、区)合管办、乡镇合管站拿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如双峰县将610万元由暂付款账户,按规定改登为个人风险基金账户;涟源市追回了被挪用挤占的女扎补助款69.07万元,等等。
        重拳出击,查办案件。“威不重不足以服人”。每次出发前,认真筛选了一批与行动内容相关的信访件,分发到有关工作组进行查实。根据这些线索,2007年,查处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7起,3名校长被免职,立案查处了1名分管副镇长和1名村支书; 2008年村级财务清理中,共有69名村干部被立案查处,2名乡镇党委书记因涉及村级财务问题被撤职;今年的专项行动,查处虚报、冒领、套取农合资金典型案件4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9.9万元,对相关的7名责任人员进行立案查处,产生了较强的震慑作用。对这些案件的及时查处,群众拍手称快。
        排忧解难,温暖民心。专项行动中,坚持带案下访、主动约访、现场息访、上门回访相结合,以“大下访”方式到老百姓家里排忧解难,共计解决信访问题326个,连续三年实现涉及纪检监察业务内进京赴省“零上访”,越级上访逐年减少,信访老户息访率达90%以上。对反映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尽力帮助解决,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共协调争取资金652.8万元,为老百姓办实事275件。工作队员发扬扶贫帮困的优良作风,每次动员会上,市纪委每个工作队员都捐了款,三年共计捐款18.79万元,及时送到了727户特困户家中。今年,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刘建中督查专项行动时,了解到新化县西河镇肖水村章京汉一家四口体弱多病,生活特别困难,特意赶去嘘寒问暖,送去了慰问金和棉衣、棉被;一些队员下访中看到困难群众,再次慷慨解囊58人次,共计11600元,让群众深受感动。
                                                           主题活动效果明显
        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全市减免中小学生学杂费的政策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共取消乱收费和搭车收费项目16个,减轻学生家长负担2400万元。通过落实政策和减负措施,全市每个初中学生家长平均减轻经济负担200元以上,每个小学生家长平均减轻经济负担150元以上,农村学校的平均减幅在60%以上。每年根据新出台的教育收费政策,不断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真正做到了文件以外“零”收费,使这方面的信访件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始终保持该项工作处在先进行列。
       全面推行了村财民理乡监管模式。村级财务清理中,对全市2910个村三年来的村级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村级一般收入资金21045.1万元,清出违纪金额163.1万元,追缴142.6万元。对75个村级财务长期不清、上访不断的村,市县纪委实行了领导负责、抽派干部驻村、不解决问题不撤回的办法,逐个进行了清理规范。涟源市伏口镇金盘村村级财务混乱且15年没有清账,有关部门多次处理未果,部分村民连续多年赴京上访。驻村工作组先后召开15次村民座谈会,调查走访群众100余人次,历时2个多月,查清了该村68个经济问题,涉及金额38.6万元,村民表示满意并息访。通过清理村级财务,确保了全市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在清理的基础上,出台了《娄底市村级财务“村财民理乡监管”暂行办法》,在全省第一家全面推行了村财民理乡监管模式。
        严格规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审计新农合资金3.83亿元,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乱收费、乱摊派等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27个,查处违纪违规资金1097.99万元。针对这些问题和隐患,提出规范性建议91条(次),建章立制,督促有关部门、医院整改落实,提高了基金运行的安全性。通过简化住院手续,方便参合患者住院和报销,参合农民的受益面由原来的5.06%提高到6%左右,更多的参合群众从中受益;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合理控制药价和自费药品的比例,在乡镇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由1512.2元减少到1341元,次均减少171.2元,既减轻了参合患者的负担,又减轻了农合基金的支付压力,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
       干部作风得到了较好磨练。在专项行动中,所有参与干部吃住在老百姓家里,每人每天交纳30元生活费,没有加重基层和老百姓一分钱负担,白天走村串户,晚上与群众拉家常、话农桑,真心实意与人民群众交朋友;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涉及到重大问题、疑难问题、棘手问题,及时报告,杜绝了草率从事;发扬“大调研”作风,围绕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调研,发放调查问卷25800份,收回24660份,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8个。
                                                          主题实践中转变作风
      转变干部作风只有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才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转变干部作风不是纸上谈兵,必须体现在真抓实干、为民办实事上。群众看干部作风,不是看他的口号、标语,而是主要看他为群众办了多少事情、解决了多少问题。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人民群众看到,通过工作组的扎实工作,长期没有根本解决的教育乱收费、村级财务混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规范等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他们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真切地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转变干部作风只有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才能获得认同、赢得人心。人民群众最朴实、最讲感情,我们怎么看待群众、对待群众,群众就怎么看待我们、对待我们。专项行动中,所有参与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吃住在老百姓家中,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下到基层后,看到老百姓有困难,积极救助。纪检监察干部尽心尽力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使人民群众深受感动。看到驻在干部感冒了,群众有的主动买药,有的问寒问暖,体现了亲如一家的鱼水深情。这充分说明,只要党员干部真心实意维护群众利益,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老百姓就会高兴满意,就会真心拥护党的领导,党群干群关系就会进一步好转。
        转变干部作风只有与纪检监察机关以身作则相结合,才能抓好作风、带好作风。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协助党委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职责,责任重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作风硬,说话才管用,行动才有权威,转变干部作风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专项行动中,有些基层干部群众想把工作队员的住宿、生活安排得好一点,但工作队员一律谢绝,真正做到了纪律严明、要求严格,既锻炼了自身的作风,也以好的作风影响带动了基层党员干部。
              (作者:刘和生  娄底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