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出台转变干部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十项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治理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散、懒、玩、浮等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学习、实干、团结、拼博的风气,7月25日,炎陵县在县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出台了转变干部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十项制度。
一是学习制度。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5天,撰写调研文章2篇以上,其他干部1篇以上。全县每年组织1次优秀调研文章评选活动。各乡镇各单位每半年举办1次学习体会交流会,并进行记录,接受检查。
二是联系走访制度。坚持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村、企业制度,每年为联系对象办实事1件以上,进村入户、到企业30天以上。县直机关单位干部每年进村入户、到企业10天以上。乡镇党政正职每年到每个村召开1次以上党员组长座谈会,乡镇干部每年到办点村每个组召开1次宣传教育报告会。村主干每年到每家农户走访1次。
三是接访制度。县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每月不少于1天,县直机关部门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每月不少于2天,乡镇党政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每月不少于3天。接访的具体时间必须提前2天向社会公布。
四是述职述廉制度。各乡镇各单位党政正职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公开述职述廉,班子成员书面述职述廉,由干部群众代表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从今年开始,每年选择2个乡镇、2个县直单位进行公开述职述廉电视录播。
五是谈话制度。建立交心谈话制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半年分别与班子成员和乡镇党政正职谈话1次,县级领导每季度与分管部门单位负责人谈话1次,乡科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与班子成员谈话1次,其他干部也要经常互相交心通气。建立告诫谈话制度。对承担重要工作、负责重点工程以及群众举报反映有问题的领导干部,及时进行告诫谈话,提醒其严于自律。建立诫勉谈话制度。对不能完成工作目标任务,领导班子出现严重不团结现象,因工作失误给国家、单位造成较大损失,经组织考核综合评价较差,在干部任用和工作、生活作风及廉洁自律等方面有不良反映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
六是工作预安销号制度。各乡镇各单位每个季度初对单位主要工作进行统一安排,责任到人,明确标准,限期完成,张榜公布,季末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销号。要编制季度工作预安表,建立台账,明确专人,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使之成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七是政务公开制度。强化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发挥牵头协调、督促督办、考核奖惩三大作用,涉及多个部门单位审批事项逐步实现并联审批。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完善基层站所管理制度,规范执法收费行为,把基层站所涉农、涉企的审批、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中心办理。各乡镇每旬至少确定一天为集中服务日,所有涉农站所特别是国土、司法、计生、财政、派出所等部门要集中办公,服务于民。
八是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底对政府组成单位、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省市在炎机构进行民主评议,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主、城乡居民和被评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测评,当场公布测评结果。对测评满意度前两名的单位各奖1万元,主要负责人优先年度评先;名列后两名的单位各罚1万元,主要负责人当场作整改表态发言;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或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免职。对党委、人大、政协等工作部门的评议,另行邀请县级领导和各乡镇部门单位党政正职组织进行,考核结果纳入年度政绩考核,作为年度评优评称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九是明查暗访制度。加强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到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乡镇各机关存在的散、懒、玩、浮现象进行明查暗访,采取责令整改、通报批评、降薪降职、停薪停职、免职撤职等手段,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行为,着力解决纪律松弛、激情不够、不思进取、执行不力的问题。
十是绩效考核制度。各乡镇各单位干部职工公务员津补贴的40%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绩效考核的目标及办法经主管县级领导审核同意,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统一平衡审批。公道正派选拔任用干部,选好配强班子,每年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完善村级班子绩效考核工作,每个乡镇按照工资总额的50%与绩效挂钩的要求,全面推进村级班子绩效考核工作。该县要求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上述十项制度,凡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不力,存在严重问题的,严格依照《炎陵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有关党纪政纪予以查处并追究责任。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