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诚信之花耀银城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益阳市纪委

                          ——益阳市政府被评为“2009年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

       2009年7月8日下午,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举行的“2009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举行。益阳市政府当选2009年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排在台北、鄂尔多斯、东莞之后,居第四位。
       据悉,该排行榜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年度综合性研究评价课题之一,是该会应用自主创立的评价指标体系(GN体系),搜集翔实的基础资料及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公众口碑支持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34个省、区,289个城市、374个县级市分类优势进行评价产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益阳市政府之所以能当选全国十佳诚信政府,在于近年来,多管齐下,加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建设,倾力打造经济发展的优良平台。
        益阳市政府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提高行政效能为着力点,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自2005年以来,先后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三次集中清理和削减。尤其是今年以来,制定项目“再减20%,再提速30%”的目标,对市级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确定的行政许可项目减少至236项,比2005年439项目减少了203项,非行政许可项目由原来的57项减少至35项,同时,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审批期限提速三分之一以上。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以政务中心为载体,强力推行“阳光”政务,将行政审批项目、收费依据和标准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全市各区、县(市)政务中心在今年内全部建成运行,80%的乡镇都建立了政务中心。加强政务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强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建立行政审批新机制,有效破解了“职能、人员、授权和并联审批运作程序”四不到位的难题。
       强化依法行政。以强化管理为重点,营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管理制度,对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环节和部位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制定了《益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七项制度》和《益阳市优化发展环境“十不准”》为主线的一系列制度,并坚持不懈的抓好落实,有效的遏制了索拿卡要、以罚代管、多头处罚、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问题的发生。
         提高公务员素质。打造诚信政府,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加强公务员诚信道德建设。一方面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投资形象”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强力推行问责。制定《益阳市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形成“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的共识。开展经常性的明查暗访,针对机关作风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查处,严惩不贷。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乱作为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的人和事,及时通报,公开曝光,充分发挥“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效应,切实提高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 (益阳市纪委效能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