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扶贫路上】我也学会了“三板斧”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19-03-15 08:59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17年2月起我便与这个湘鄂边界的小山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月,我由平江县纪委监委下派到南江镇阜峰村驻点扶贫,担任第一书记。

  进村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的小村庄。根据摸底,这个村40多岁的“光棍”就有20多个,危房户、无房户有50来户。

  既然走上了扶贫路,我就要迎难而上,学学别的扶贫干部的“三板斧”。

  我的“第一板斧”是向党员和村干部不团结问题“开刀”。

  我记得在驻村不久召开的党员大会上,争吵声此起彼伏,会场外看热闹的群众很多,会议都难以进行。这种局势必须扭转。我与支村委商讨后,及时调整了村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队伍,将有正义感和为群众办实事的人选出来。对全村党员亮身份,每季度在村级公开栏张贴党员考核结果,一下就激发出党员干部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2018年12月30日,因连日的冰雪天气,导致进出道路受阻,车辆无法通行,贫困户王平因无法前往医院进行透析,生命垂危。村干部听说后,及时调度2台铲车,对主干公路进行铲雪作业,组织全村党员对通往王平家的组级道路进行清雪除冰,争分夺秒开辟一条生命通道。当天下午1点通往王平家的5公里生命通道被打通,王平及时得救。群众竖起拇指:“党员干部不一样了!”

  我的“第二板斧”是向贫瘠土地要“黄金”。

  生态瓜蒌是一个短平快的产业项目,当年种当年就有收入,而且南江镇上有现成的样板。为了打消农户的顾虑,我邀请多年从事瓜蒌种植的欧总上门为老村民“现身说教”。

  一个月后,阜峰村荒废的土地里机器声不断。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加入生态瓜蒌合作社,抱团发展生态瓜蒌120亩。第一年收瓜时节,贫困户笑容满面,一早就到基地去摘瓜了。“咱们生产的产品在岳阳市首届驻村帮扶成果展示会上销得蛮好哦,我在电视上都看到了!”当知道自己种的瓜蒌在岳阳市扶贫成果展示会上一天的销售额达到2万余元,贫困户老李很是自豪。

  据统计,现在该村每年的产业销售额大概在20万元左右,一年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顺利进入全县特色产业示范村。

  我的“第三板斧”是和破旧的房屋“告别”。

  两年前,一些贫困户大多居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有的房屋还处在地质灾害点。前年“8.12“特大暴雨,我一天去了5次贫困户方要基家,跟他做工作,要他搬到亲戚家住两天。“这个安置房面积太小了我不要,而且我也没有钱来建新房,我还是住现在的房子算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心里很着急,于是跟支村委商量,组织大家到其他村去看已经建成的安置点。实地参观后,60多岁的贫困户老王第一个同意了搬迁。

  接着,我趁热打铁,马上组织召开了群众大会进一步讲解易地搬迁政策和好处。会上,几名去参观了的群众积极发言,彻底打消了贫困户心中的顾虑。经过一个月的奋斗,最终落实了4个安置点,共安置贫困户43户119人,看到他们全部搬进去时,我的内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驻村扶贫,是我人生中难得的经历,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它让我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如何抓住重点做工作,如何有的放矢,做出成效。(平江县纪委监委 余振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