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业务能手】反腐路上的“谈话能手”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19-04-24 11:01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业务能手】反腐路上的“谈话能手”

——记长沙市芙蓉区纪委监委“谈话能手”宋子勇

 

  白净的面庞,深邃的眼神,脸上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很难相信,这样一位“白面书生”就是参与查办职务犯罪案件50余件,查处干部30余名的“办案能手”。

  他叫宋子勇,长沙市芙蓉区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干部。转隶之前,曾多次参与省纪委、省检察院联合专案组。2016年、2017年,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数量均居部门第一,参与办理的中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高管人员系列贿赂案被省检察院反贪局评为2017年度优秀案件。

 

  取得对象的信任,才能啃下“硬骨头”

  “技能过硬、责任心强,案子交给他,放心!”这是领导和同事对宋子勇的一致评价。在芙蓉区,但凡遇到疑案难案,被“点将”的必有宋子勇。

  2017年长沙城市建设开发公司系列腐败窝案中,该案重要行贿人文某,在接受组织的初核谈话之后潜逃,其到案与否,直接影响系列案的整体进程。为了使文某尽快到案,在采取网上追逃和技术侦查措施的同时,专案组特别选派宋子勇与文某家属谈心谈话。他勇挑重担,对家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触动了其家属。第三天清晨,文某在其女儿的陪同下,主动向专案组投案。

  案发时,文某已年逾六十,长期把控公司,交际面广,江湖习气重,作风强硬。到案后,虽不对抗,但一涉及到具体案情时,便闭口不语,不急不躁,极其镇定。

  “这是我谈过年纪最大、心理素质最好、最难突破的一个对象。”宋子勇深知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下苦功慢慢磨。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宋子勇不再谈案件有关的事情,和文某从江湖规矩开始闲聊、聊家庭、聊法律、聊量刑,慢慢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最终,文某不仅承认了为他人经手行贿200余万元的事实,而且交代了自己行贿受贿的事实。

  宋子勇说这些年他经手突破的案件,到最后阶段,审讯对象都会对他产生依赖,双方会有一种难得的“信任”。

  文某被逮捕后,宋子勇去看守所提审他,带上了他喜欢吃的红烧肉和水果。文某一看到宋子勇,兴奋地和他说个不停。虽然宋子勇将他送进了监狱,但是在谈话突破中对他的尊重,调查工作的实事求是,都让文某对办案人员没有丝毫怨恨。甚至在审判后还拍着胸脯和宋子勇说:“以后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宋子勇说,职务再高、能力再强的干部一旦接受组织调查,也会脆弱。关键是要对他们有足够的尊重,建立信任,然后再向他们摆明事实、讲明政策,并对其试图掩盖的犯罪事实予以及时地揭露。

 

  功夫在谈话外,不打无准备之仗

  “与被调查对象谈话,最忌草率上阵,无备而战。谈话中看似一句随意的开场白,一个简单的故事,其实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每次接到谈话任务,宋子勇都要和同事提前做上大量的准备工作。几年谈话工作下来,宋子勇发现,用类似案例敲打对象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于是他收集了上百个案例,逐个分类加以消化,整理成“案例小金库”,为谈话过程中以案释纪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3月,宋子勇参与办理了长沙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原经理吴某(正处级)涉嫌重大贪污受贿案。吴某系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毕业生,心高气傲,且在案发前与主要行贿人串供,在接受调查初期,吴某拒不交代。

  针对吴某的这种优越和侥幸心理,宋子勇从案例库中找出了两个与其高度契合的案例:一个与吴某年龄相仿,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长沙某市直单位一厅级干部涉嫌受贿获得重罚;一个与吴某年龄相仿并熟识,同批进入长沙市住建系统的某工程公司主要负责人,涉嫌行贿因主动配合获得从轻处理。

  一次与吴某“闲聊”中,宋子勇以讲故事的形式“顺其自然”地引出了这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成为压垮吴某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吴某交代了收受400余万元、贪污10余万元的问题。吴某因数罪并罚,合并判处10年有期徒刑,罚金60万元。

  不同案件,面临不同对象,涉及不同领域。“要想案子办得漂亮,不是涉案领域的专家,必是行家。”宋子勇是出了名的爱学习,每办一个案件,他都自学成才,成了“行家”。办理城开公司系列案,他清晰掌握了房产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各个环节;办理中石油系列贿赂案,他把加油站的建设流程和经营模式了解一清二楚……

  “白天和对象打‘心理战’,晚上10点多开始看资料,凌晨1点多休息。”宋子勇在谈话中收获的每一个突破,都离不开谈话外“海绵式”的积累和“精准化”的储备。

 

  要想打好铁,必须沉得下心、钻得进去

  “十分案件七分审”,谈话突破是获取案件关键证据的重要环节,谈话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时效和质量。这对谈话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要求极高。作为多个案件的“主要谈话人”,宋子勇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惩治腐败力度加大,转隶到芙蓉区监委的宋子勇工作变得更加繁忙,一进办案点就没离开过。在单位办案量最多,办案时间最长,谈话对象最多,被同事称为铁打的“打铁人”。而在他看来,即使再忙再累,也不能乱了方寸,要想打好铁、办好案、谈好话,必须沉得下心、钻得进去,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蛛丝马迹。

  往往出了谈话室,宋子勇脑海里还在不停回放琢磨谈话对象的某句话、某种表情、某个动作,并不断和之前的信息对接,试图串点成线、寻找突破口。他说,他对谈话办案已经到了着迷的程度,经常梦里还在和对象谈话。

  每办完一个案件,宋子勇都会及时总结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一套10余种门类和招数的谈话秘籍,如对侥幸型对象要用升温施压法,对强者型对象则用情感宣泄法等等,分门别类、对症下药,这套白面书生的谈话秘籍实用见效,在审查一线广为流传。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有信心有决心突破案件,主要是靠组织和集体的力量。”当人们感叹宋子勇突破犯罪嫌疑人的神奇时,他作了上述表示。他说:“其实,方法总是也必须是变化的,任何谈话突破的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邪不压正。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职务比我们高,人生经历比我们多,人情世故比我们熟,又往往是业务尖子、行业专家,我们之所以能啃下这些“硬骨头”,原因在于再高明的人、再高职务的干部贪污受贿,就是在与组织、法律为敌,终归不会赢的。”(芙蓉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