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扶贫路上】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老兵风采”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19-05-10 09:03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从退伍兵到村支书,村支书到副乡长,副乡长到镇纪委书记、人大主席,到县纪委主任科员,再到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支书。他,用34年的时间,诠释着一位退伍老兵、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位扶贫“战士”的忠诚与担当。他,就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驻白芒营镇骥马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钟世发。

  请缨奔赴主战场,再当攻坚排头兵

  2018年3月,钟世发的工作从县城“转战”到贫困村,原本在江华县纪委信访室的他主动请缨前往单位驻点的扶贫村——白芒营镇骥马塘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支书。对于这位曾在部队服役4年并且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战老兵来说,主动接受脱贫攻坚任务又是一件光荣的事。这一年,钟世发已56岁,两鬓斑白,离退休不到4年时间。

  对于钟世发,骥马塘村的村民们都刮目相看,“都56岁了,还这么拼,到村里来帮助我们脱贫……”“听说他是在县纪委上班的,还当过兵,还打过战……”从此,村里面的村民都亲切的称钟世发为“钟纪委”。

  誓死啃下硬骨头,打败脱贫拦路虎

  骥马塘村位于白芒营镇东南部,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11户1388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0户336人。为尽快进入角色,钟世发紧扣“精准”二字,走遍了全村所有村民小组,走访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并走访许多非贫困户,拜访了所有村组干部,尽快熟悉骥马塘村的基本情况和概貌。

  通过摸底调查,对贫困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所需所求、基本情况、贫困户脱贫愿望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找到精准脱贫症节所在的钟世发,迅速与村支两委一道,制定了切合实际的骥马塘村脱贫攻坚规划,积极谋划脱贫致富门路。

  一年多来,村里先后完成了村级文化仿古戏台、“五小水利”建设、村内巷道硬化、村口防护栏建设、村内河堤加固改造等工程、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同时,为7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帮助15户贫困户发展了扶贫产业,为23户34人申报低保政策,为15户15人申请残疾人补贴,帮助49户68人申报教育助学,为5户9人申报金融扶贫兜底贷……2018年底,全村80户贫困户366人有77户358人摘掉了“贫困帽”,并高标准完成了省、市、县各级对骥马塘村的扶贫检查核查任务。从此,“钟纪委”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骥马塘村民的心中。

  培育产业闯市场,昔日荒山变金山

  “退伍军人在军营中练就了敢打硬仗、迎难而上的战斗精神,这正是脱贫攻坚所需的独特品质。”为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钟世发推动村里和江华瑶族自治县绿果种植合作社,引导部分贫困户通过劳动力入股等形式获得合作社股权享受红利,使贫困户既能稳定就业又能学水果种植技术。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合作社年每年可以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10000人次,日均用工30余人,保证了村里贫困户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此外,在钟世发的多方协调帮助下,村里引进种植烤烟大户2户、种植水稻大户3户,种植西瓜大户2户,成功流转土地650亩,使全村增收40余万元。

  在大力发展产业促脱贫摘帽的指导下,钟世发带领工作队积极宣传产业扶贫政策。2018年全村共有15户72人享受产业帮扶资金18万多元。为124名贫困户申报务工交通补贴补助48000元,实施危房改造7户,实施雨露计划11户……如今的骥马塘,已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实现了发展壮大与增加贫困户收入的目标,而“钟纪委”也成了骥马塘村民眼中的“好战友”,他曾经身为军人的本色在脱贫一线闪闪发光。

  虽然脱下军装,却永葆军人本色。钟世发驻村一年多来,4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精准务实,大力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领贫困群众发家致富;他竭尽全力,在扶贫战场上努力奔跑,只为不辜负一个“老兵”的尊严与荣耀。(江华县纪委监委 刘明政 刘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