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龙山:以案示警促整改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9-05-10 15:5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听了通报的这些案例,在座的党委书记们、局长们,你们好好思考一下,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

  近日,在湖南省龙山县警示教育“一堂课”上,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龙儒文意味深长地说。

  近年来,龙山县纪委监委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坚持以案为鉴、以案释警、以案促改,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释放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身边案”警示“身边人”

  4月1日,龙山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以“反骗保”行动中查处的原医保局典型案件为题材,在新挂牌成立的县医保局开展警示教育”一堂课“。

  会后,参加警示大会的干部纷纷表示:“今天讲的都是发生在我们单位的案例,听了这些同事所犯的错误,我们既为他们感到惋惜,又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坚持“一案一警示”,让“处分一张纸”变为“警示一堂课”,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这已经成为龙山县警示教育的一个标配。

  不仅在今年,其实,早在2018年3月的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就播放了以原住建系统塌方式腐败窝案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小官巨贪“一窝端”》,3000余名领导干部受到教育。2017年,县原住建系统发生塌方式腐败窝案,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等15人被纪律处分,局原党组被改组,形成巨大震动。

  “他们都是身边的老熟人,如今他们因为违纪违法被查处,有的甚至成了‘阶下囚’。当时在现场的不少人都低下了头。”县住建局新任党组书记、局长向清平说,作为新来的班长,必须对干部职工多“唱黑脸”,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

  “敦促令”释放“震慑力”

  2018年7月25日,针对不少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对主动交代问题持观望态度的现状,龙山县纪委监委及时召开自查自纠大会,通报了查处的5起骗取医保资金案例。

  同时,通过龙山廉政微信公众号、网站、电视,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通告,并在大街小巷、村村寨寨张贴,敦促相关涉事单位及个人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到县纪委监委投案自首,释放出强大的震慑。

  “敦促令”发出后,一些医疗机构、敬老院等相关人员纷纷前来投案自首。

  “我认为瞒是瞒不住的,只有主动交代问题,才能争取宽大处理。”某镇敬老院副院长向某说。他前几天参加了全县“反骗保”行动自查自纠大会,当时会上宣读了“敦促令”,通报了几起“骗保”案件,感到压力很大,就主动前来“自首”。

  向某主动向组织交代,他将其所管理的某镇敬老院老人送到县广慈元医院住院后,得到该医院给予的车费、电话费等好处费的问题。

  不仅“反骗保”行动中发布通告,而且在“一盏灯”“一栋房”“一口井”等专项整治行动中均发出“敦促令”,形成强大震慑。

  在“反骗保”等专项行动中,34名公职人员到县纪委监委主动交代问题,上缴违纪违法资金3000余万元。

  “重整改”焕发“新活力”

  今年1月28日上午,违纪资金清退大会在龙山县纪委监委举行。现场给16户村民共清退8.62万余元,均是由该县医疗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局原审核员向某截留的医保报销资金。

  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让拔了的“毛”还回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是龙山县纪委监委让审查调查治标转化为治本功能的规定动作。

  “我们改过去‘一人审核’为‘两岗两审’,改过去‘驻点审核’为现在‘动态巡查集体审核’。”县医疗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局负责人说,这从源头上有效防范了医保资金报销的廉政风险,使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管理使用更安全、更规范。

  在“反骗保”行动中,通过整章建制,该县医保资金支出明显下降,支出递增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和医保局一样加强以案促改的还有县住建局。针对该系统腐败窝案暴露出的系列问题,新组建的局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从不拿工程老板一包烟、一瓶酒,不插手一个工程承包做起,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县纪委监委驻县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向洪江说,现在的县住建局党组能够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该集体研究的,一律先研究决策,再动工实施,促使该县住建系统这片政治生态的“森林”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龙山县纪委 向富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