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扶贫路上】掉队“老唐”翻身记

编辑:王城长 吴晚婷 发表时间:2019-07-22 09: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我今年89岁了,第一次见到村里来了这么多人,真热闹!”村民唐寿生说起前不久那场活动仍然激动不已。6月22日,在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乡芬香村,一场以“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瑶汉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吸引了近万名游客,给老百姓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0余万元。

  芬香村位于零陵区最南端,与广西毗邻,距城区约70公里。这里山高路险,交通十分不便,经济非常落后,是湖南省级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和村支“两委”班子带领下,芬香村已嬗变为一个集古村文化旅游与传统产业为一体的美丽乡村。而这一切,一位外号叫“老唐”的“掉队支书”功不可没。

  铤而走险掉了队

  “老唐”是芬香村村支部书记唐忠成。2015年,唐忠成刚任村支书时,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村委会计划修建通往相邻广西竹坞村的公路。面对村民日渐剧增的需求和大量的资金缺口,唐忠成决定铤而走险,打起了国家产业扶贫资金的“歪主意”。当年7月,他代表村委会签订了一份虚假杉树种植合同,套取扶贫资金25000元。后来,这一问题在2016年12月全区开展的扶贫资金项目审计时被发现,唐忠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原来他是这样的人,不知道还搞了多少进自己腰包”“为了村里好,但方法用错了”……处分下来后,村里是议论纷纷。面对质疑,唐忠成心里凉了半截。

  奋起直追谋发展

  2017年11月,受处分半年的唐忠成接受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回访教育,纪委人员为他送去了党组织关爱的“暖流”。

  “我要让大家知道,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场让“掉队”人员“跟上队”的回访教育暖了唐忠成的心,他下定决心要把村里建设搞出个名堂来。

  “我就是不睡觉也要把村里的古村文化旅游开发、罗汉果种植、土猪养殖这三件大事办好。”唐忠成憋足了一口气,转身投入到村里的重点工作中。说干就干,他立即组织召开村支部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从今往后办任何事情必须严格按照党规法纪来、按程序要求来,不能再犯错误。

  两年来,唐忠成起早贪黑,四处奔波,为村里跑项目、引技术、争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各级的帮助关心下,芬香村基础设施变了大样。新建起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修建了一条通组、通户公路,建成了4G移动通信塔,投资近70万元,实现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凉可口的自来水,投入43万元打造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20盏,投入近15万元,改厕50个。

  脱贫摘帽守初心

  路通了,灯亮了,村美了,村民开始谋求致富之路。唐忠成带领骨干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回来后带动全村种植罗汉果180亩,每亩收入约4000元;养殖土猪220余头,每头收入约3000元;种植了4万亩以上杉树林,每亩可带来收入3000元。在产业的带动下,2017年,全村贫困人口平均收入约4000元,实现了全村脱贫摘帽,芬香村也成功申报为“中国传统村落”。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关怀,让我这个‘掉队’的人重拾信心,才得以让我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唐忠成说道,自己不会松懈下来这口“硬气”,一定守住初心,担起使命,带领村民们把芬香建设得更加美好。(零陵区纪委监委 沈宇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