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错位”的征收补偿款找回来了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19-07-29 15:19 来源:三湘风纪网

  “10年了,找了好多部门,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这事纪委管吗?不管我们就到上级部门去反映!”

  今年3月份的一天清晨,两名女子一前一后气冲冲走进纪委办公室。

  “先别急,坐下来慢慢说。”我招呼她们坐下后,给她们每人端来一杯热茶。

  坐定之后,两名女子便向我倒起了“苦水”。原来,她们是母女俩,母亲姓任,女儿姓李,住在翻身垸村谭家巷组。早在2009年,当时的丁字镇人民政府在修建桃园路东接线时,途经翻身垸村谭家巷组,需征收组上部分稻田,其中任某家被征收7分田。当时俩母女有事外出,没有仔细核对,再加之征收款的分配方式比较复杂,分红线内红线外以及人田各半等,任某对获得的1万多元补偿款没有提出异议,但后面闲谈时与组里其他类似情况户比较,任某发现她家少了几千元。

  任某气愤地说:“当时我们就多次向村、组反映,却被说成是胡闹,只好作罢,但心里一直放不下。”她一边说一边递上自己带来的一大摞原始材料。接过材料,我仔细看了起来,并承诺道:“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查清楚。”

  “为什么类似的情况会少了几千元?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送走母女俩后,带着疑惑,我立即组织纪工委的同志展开调查。

  我们先后对当时负责谭家巷组征收工作的原任村干部兼会计老陈、组长老洪和协助补偿款分配的一位村民进行调查谈话,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又来到谭家巷组走访部分村民进一步核实情况,还仔细查阅了2009年征收补偿的原始表册材料和相关账务资料。经核实,当年的补偿款分配是按程序进行的,没有发现违纪违规情况。

  “书记,我们该做的都做了,尽早将调查结果反馈给那母女俩吧。”纪工委的一名同志建议。

  “这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而且这‘心结’10年都没能解开……”我决定再仔细梳理一下全部材料。于是,我们又开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排查。

  “问题很有可能出在补偿款分配方式的搭配和计算上……”想到这里,我们立即再次喊来村、组干部,将疑问向他们说明后,一户一户仔仔细细进行再次核算。果不其然,问题就是出在补偿款分配方式的搭配和计算上。原来,当时的征收补偿款按人田各半的比例分配,同时分红线内与红线外补偿标准不同,红线内的稻田分钱到户主时价格高些,相反则低些。任某家被征收的七分田既有位于红线内的,也有位于红线外的,因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将其中有几分位于红线内的田却按照红线外的价格进行核算,而另一户张某家却正好相反,导致任某家实际少算了3000元补偿款,而张某家则多算了3000元。

  “当时,我们几个人从早算到晚,花了一整天时间,人也比较累,就没有进行复核验证,而且绝大多数村民都同意我们的核算方式,所以就据此对补偿款进行了分配发放,没想到还是疏忽了……”面对最终核算结果,老陈连连检讨,承认因工作不细致导致群众利益受损。

  原来有部分补偿款被“张冠李戴”了!“虽然事情搞清楚了,但是我们的工作不能止步于此,必须将这3000元物归原主。”随即,我们和村、组干部一同前往张某家做思想工作,最终张某认可了补偿款“错位”的事实,并同意将多领的3000元退还给了母女俩。

  “余书记,真的谢谢您,帮我们解开了这10年的‘心结’……”几天后,我接到了任某的电话,电话里明显感受到她的满意,我的心情也随之轻快起来。(望城区丁字湾街道纪工委书记 余高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