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在线】假印章是这样骗得真补贴的

“我真是糊涂啊,作为一名教职人员,做出这样的事情,太不应该了。”日前,长沙市芙蓉区某民办幼儿园执行园长刘某说起自己违规冒领补贴被处理的事儿,后悔不已。
这事还得从该区纪委监委开展的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说起。2019年4月,由芙蓉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和芙蓉区教育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的84所幼儿园进行全面检查。为了确保130.5万元教育扶贫资金每一笔公平公正发放到位,此次检查,专门延伸到了民办幼儿园。
“许组长,你看看这申报表上盖的公章,‘芙蓉区东岸乡村民委会’,东岸乡早在2012年就改制成东岸街道了,这个章子也没有具体到村,后面还漏了一个‘员’字呢?”检查组工作人员在查阅某民办幼儿园申报资料时发现了疑点。
“这个公章确实有问题。”带着疑惑,检查组一行找到了这张证明的申报者。原来,申报者是该幼儿园的一位员工,申报的补助对象是其外孙。在申报过程中,他找当地村委会出具家庭贫困证明,村委会工作人员因其家庭经济情况尚好,拒绝在其证明上盖章。他便找人用假章盖了假的困难证明,领了不该领的补助。在检查人员的帮助教育下,当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当行为,当场表示立即退回所领的补助。
被冒领的钱退回来了,事情却并没有结束。“申报资料上这么明显的错误,幼儿园、教育部门审批时为什么没有发现?幼儿园对员工经济情况基本了解,为什么对不是困难家庭的申报没有及时叫停?申报过程中是不是还存在其他违规行为?”检查组找来该园执行园长刘某进一步了解情况。
“这次补助申报,幼儿园是否有组织评审小组进行评审以及公示?”“评审小组的成员是哪些人?”……
面对连续追问,执行园长刘某回答支支吾吾,检查组人员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园长很可能有问题。”在检查组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下,刘某很快说出了实情。原来,刘某自己也在这次申报当中虚报冒领了补助。因为有私心想掩人耳目,审核、公示等确保补助公平公正的制度,在该园成了摆设。把关者刘某自己“钻空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别人虚报冒领开了“绿灯”。
“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必须精准到户。有限的指标被冒领一个,就会相应有一户困难群众的利益被挤占剥夺。无论是在公办园还是民办园,我们都必须监督教育部门落实到位。”芙蓉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最后,刘某受到教育监管部门的严肃处理,虚报冒领的补助资金被追回,区教育局相关审核人员也被问责。
举一反三、由点及面。随后,该区纪委监委随即向教育部门发放纪律提醒函,督促其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资金的申请审批和管理发放开展自查自纠。教育部门所在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7个,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3人,党纪政务处分1人,追回不该领的补助资金1.2万元。在该区教育局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之后,全市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资金专项检查也由此全面铺开。(芙蓉区纪委监委 杨宏)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