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爱心托起“求学梦”

“感谢何叔叔,感谢大家雪中送炭,我一定好好学习,学成后回报家乡,回报社会……”8月29日,新田县金盆镇纪委书记何炳星在微信上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写信的人叫骆文磊,金盆镇光辉村人。这封信的背后,浓缩的是脱贫攻坚中,一名纪检干部和贫困群众的“鱼水情”。
突遭变故,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骆文磊原本有个幸福的家,父亲骆乐生为了家庭辛苦操劳,日子虽说过得清苦,一家4口倒也其乐融融。2015年,骆文磊考上长沙理工大学。家里出了个大学生,骆乐生老俩口乐得合不拢嘴,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一点钱给儿子交了学费。“只要孩子有出息,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就在骆乐生憧憬着未来的同时,一场变故却悄然降临到这个原本就清贫的家庭。2016年春节,骆乐生被确诊为 “尿毒症”,从此以后,他便成了医院的“常客”。
“每周都要去做血透,去一次就要花四五百元,这几年下来,光治病就花去20多万了,亲朋好友能借的都借了,何时才是个头呢?”谈到丈夫的病,妻子李梅玉很是悲观。
“爸,我不读书了,我去打工,一定帮您把病治好。”为了父亲的病,骆文磊决定放弃学业。一个要放弃治病,一个要放弃读书,父子俩这样“杠”上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骆文磊选择让步,答应回校读书,但前提是父亲必须安心治病。骆文磊知道,自己只有拿出优异的成绩,才是对父母亲最好的回报。回校以后,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勤奋读书。大学期间,年年能拿到奖金学,同时,还能用打临工的钱补贴家用。
养家与求学,两难的选择
由于大学期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19年6月,骆文磊被学校提名保送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研究生。获知消息的那一刻,他喜极而泣,可冷静下来一想,骆文磊却犯愁了。一家人都指望着自己毕业后能找份工作养家,如果再继续读研,自己就有可能成为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考虑再三,骆文磊最终决定放弃这次“保送读研”的机会。
“小磊,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你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呀……”这个时候,何炳星站了出来。其实,自2018年5月,何炳星主动与骆文磊一家结对后,就暗暗帮助这个家庭解决困难——帮骆乐生申请低保、申请临时救助、开车送骆乐生到县城做透析、帮忙做家务、主动找骆文磊谈话谈心……一年多来,何炳星成了这个家庭最值得信赖的人。
“何叔,我知道这个机会难得,可现在家里需要我,我不能当逃兵。”骆文磊向何炳星敞开了心扉。“你如果现在放弃学业,才是最大的逃兵,只有你有出息了,这个家才有希望……”何炳星态度坚决。在何炳星苦口婆心地劝说下,骆文磊终于决定继续读研深造。
爱心帮扶,续上“求学梦”
思想工作做通了,可学费却没有着落。家里再也借不到钱了,治病每月还要花钱,一家人愁容满面。何炳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8月15日,何炳星走进了县教育基金会的大门,他把骆文磊的情况向教育基金会作了汇报,顺利申请到了3000元教育救助金。
同时,何炳星还在网上发出“微心愿”,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帮骆文磊完成“求学梦”。8月19日,金盆镇党委召开8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自发为骆文磊捐了3430元善款。
8月25日,何炳星将骆文磊送到车站,承载着大家的祝福与希望,骆文磊终于踏上了赴西安求学的列车。(新田县纪委监委 何星辉)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