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村级财务精细化监管遏制“微腐败”

“尽管我没把钱揣进个人腰包,但没有入账后再支出,我认识到了错误。”近日,慈利县某村支部书记反省道。如何让村里的糊涂账变成明白账?该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加强村级财务监督管理、遏制村官微腐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今年来,该县在全县427个村(居)全面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推选1200余名“能人”“挑刺人”担任村务监督员,组织对村级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民生实事等村务,以及村干部履职开展监督,从严审查村财务收支凭据,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同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今年8月28日,《慈利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放至全县各乡镇财政所以及村(居)报帐员手中。《指南》规范了文件流程类、常用模板类、资金互兑类等3大事项,明确规定村级财务管理的机构和岗位设置、会计核算、账户管理、收入支出管理等12项内容。在精细化方面,制定《公益事业项目验收及资金监管登记表》、手工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村级报账资金摘要日记便于对账,让各村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实现基层财政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和以前相比,现在报账要规范得多,效率也高得多。以前报一次账要几天,现在只要一两个小时。”在村里干了5年报账员的李思英说起了使用《指南》的好处。与之对应的是,部分村民“老上访”的村级财务问题得到了厘清,对村干部的“不信任”倾向得到了有效扭转。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该县针对村级财务问题共立案查处31件,同比下降59.7%。其中,截留挪用问题同比下降75%,基层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慈利县纪委监委 吴凡 宋世秀)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