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抗疫故事】抗疫“纪检兵”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0-02-19 11:47 来源:三湘风纪网

  基层纪检干部,身处疫情防控最前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督导“排头兵”,还化身信息“侦察兵”、应急物资“运输兵”、宣传“文艺兵”,在“抗疫”战场上“多兵作战”。

  督导“排头兵”

  “博文商场未采取检测体温措施对外营业;出站口有菜农卖菜,人员聚集较多……”2月13日晚8点,现场督导第七小组组长曹炎俊和资料员马光辉正在办公室汇总当日疫情防控督导材料。此时,另外六个组也在汇总当日督导情况。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永兴县强化监督检查,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联合多部门构建监督体系,七个现场督导组对全县疫情联防联控点,两日一轮滚动式、全覆盖进行督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截至2月16日,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8轮,检查乡镇、村、社区、居民小区等防控站(点)5000多次,交办、限期到位问题126个,问责党员干部32人。

  摸排“侦察兵”

  “我是县纪委的党员,来协助社区疫情信息摸排,请您配合。”2月13日,在永兴县龙山路社区某居民小区,身着防护服、佩戴口罩、手拿消毒液的李幸玉敲开居民房自报家门,将宣传单交给业主,了解家庭成员情况,询问是否到过“五省八市”,填写信息登记表等。当日,李幸玉这个分队摸排住户33户。

  按照县委单位联点包干社区安排,永兴县纪委监委在做好疫情防控监督工作的基础上,派遣38名党员干部“支援”龙山路社区信息摸排工作。连续奋战四日,他们与街道、社区干部“肩并肩”,摸排排查7856户28019人。

  应急“运输兵”

  放下碗筷,太和镇纪委书记刘四成心想,忙了一整天,终于可以“歇歇脚”了吧。岂料,电话接连响起。“刘书记,孩子的奶粉没有了,饿得‘哇哇’哭”“我家大米吃不到两天啦!”“过不几日,我家会断粮了。”……对于群众的“求助”,刘四成详细记录下,立即找到干部商量,安排采购物品。镇里疫情防控时公车不够用,私车变“货车”。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刘四成把装满后备箱的第一车物品送到村里,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李姐的四罐奶粉,张爷的50公斤大米,王叔的三桶食用油等等物品各就各位。临走时,群众的“谢谢”之声响亮在山间、田野、菜地。

  近十天,刘四成这名“运输兵”,为村民送柴米油盐两千多斤。

  宣传“文艺兵”

  “现在广告公司没有开业,买些红纸墨汁,我们自己来写。”高亭司镇纪委书记李晓卡参加镇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时,发现各村宣传还不够,他不怕自己大字写得丑,只要群众看得清就是好字。1月28日上午,李晓卡挥毫100多张标语,与镇纪检干部张贴在村民房屋、马路电杆、村(社区)公告栏,“红纸黑子”让群众显而易见。

  “宣传的方式还要灵活,要让群众多知晓新冠状病毒的危害性。”接着,他建议村、社区干部,用本地方言录音,制作宣传音响。“各位父老乡亲,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常严峻,请大家开门少出门、不要串门、不要走亲访友、不要扎堆……”这是高亭司镇用当地方言录制的宣传音响,在全镇每一个角落播放。连日来,李晓卡坐着流动宣传车,村村到处“广而告之”。在做好宣传的同时,开展疫情联防联控督导,一举两得。(永兴县纪委监委 陈保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