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扶贫工厂复工记

疫情防控不放松,扶贫工厂不歇脚。2月27日,临武县西瑶乡村头村扶贫工厂舜移针织厂,30多名工人带着口罩,正在生产线上赶制首批手套订单,“哒哒哒”的缝纫机声响,犹如美妙动听的天籁乐曲。
“在家没事干,有这加工手套的活儿,不仅挣了钱,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这个年过得有意义啊!”村头村贫困户邝桂平高兴地说。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工厂,邝桂平就被安排到工厂里上班,不仅有了月均1200余元的稳定收入,还不耽误家务活。如今,脱了贫的邝桂平,整天高兴得合不拢嘴,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这个去年投产的扶贫工厂能够顺利复工,凝结了扶贫工作队陶队长一帮人的心血。“接到可以复工的通知时,我心里还是很着急的,相关的防控物资还没有到位,厂里要复工如何做好防疫措施心里没个底!”该扶贫工厂负责人段柏盛说。
2月22日,得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调度指挥工厂复工复产的通知后,临武县纪委监委干部兼西瑶乡村头村扶贫队长陶学群第一时间赶到扶贫工厂进行检查,发现由于准备不足,很多方面存在隐患。考虑到村民的安全,他牢守底线,叫停了复产,要求迅速整改,并积极向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2月25日,临武县被确认为低风险防疫县后,陶队长一行再次来到工厂,针对隐患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疫情防护到位。同时全力为其联系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加强防疫物资储备。经过多方努力,2月27日,该针织厂终于有序复工复产。在工厂入口处的一张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口罩、消毒液、电子测温仪、员工出入登记表等疫情防控用品,车间内,生产井然有序。
回顾起段柏盛建厂的艰辛,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那时,扶贫工作队多次联系了准备到另一处近城之地办厂的段柏盛,并为该厂招工做宣传并积极争取扶贫工厂奖补相关政策。2019年10月,一家生产手套的工厂终于在西瑶大山中正式建产。该厂共拥有51台电车进行手套加工,每月可生产手套3万余副,创造产值2万余元。目前,该工厂每年使用农民工3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余人,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20余人。工人工作时间每天工作6-8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每人每月可实现1200-1500余元的收入。(临武县纪委监委 杨偲)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