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以有力监督促脱贫

春暖花开之际,在湖南省澧县大堰垱镇玉圃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处处可以看见人们忙生产的身影。
“村里红薯专业合作社统一购买的种苗就要到了,我们想着先把地整整。”玉圃村28组村民朱茂菊和丈夫张烨树正在地里起垄,为种植红薯苗做准备。
今年春节,朱茂菊家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脱贫了,当然主动退出啊。这还要多感谢皮坤宁办厂,帮助我们摆脱困境。”性格耿直的两口子对此心存感激。
种植红薯,在玉圃村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多年来产量一直上不去,而且大部分用来家庭养殖。而村民皮坤宁回乡发展红薯加工业改变了这一局面。
“公司当初只是初加工成淀粉,销往外省,利润很低。”而让皮坤宁伤透脑筋的是,公司货款难以收回,资金上的压力很大。
“是党员干部的赊欠还是客户之间的‘三角债’……”镇纪委获悉皮坤宁的处境后,赶往公司了解情况。原来,这些债务多是县直部门和个别干部“顺手牵羊”所致。
“对企业的索拿卡要,不仅是党员干部廉洁的问题,更是脱贫攻坚的绊脚石。”在县纪委监委的支持下,镇纪委开展了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检查,很快为公司催回了多年的货款,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
自那以后,资金活了,皮坤宁公司发展更顺了,从开始几个员工到有近百名员工,注册的品牌粉丝销往多个城市,年产值6000万元,还挤进了“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行列。
皮坤宁此后成立了红薯专业合作社,新建了两条红薯粉丝加工线,其中有一条生产线命名“扶贫车间”,该村有40多户贫困户劳力成了“工薪族”,90%的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年底坐享“红利”。
2019年初,该县纪委监委对全县33个脱贫村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行动中,县纪委监委发现玉圃村党总支原书记王某存在违规列支村干部意外伤害保险费等问题线索后,立即责成镇纪委对其立案审查,并给予了相应处理。
针对“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深入剖析、标本兼治。县财政局、县经管局根据县纪委监委发出的监察建议,联合出台村级财务管理十条禁止性规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八条禁止性规定等制度规定,各村随即成立了由党员及群众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强化村级资金监管,使监督关口前移。
“去年年底分红的钱都打到了农户的卡上,村部还设置了村级扶贫资金公示栏。村里的财务透明了,老百姓的心里也踏实了。”皮坤宁笑着说,村里184人参与公司分红,统一由村里发放到农户。如今,村里干部作风硬朗,扶贫力度更大了,红薯产业也旺了,生活越来越好。(记者 邹太平 通讯员 万传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