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能手】谢俊:“三心”办案的“老纪检”

1985年出生的谢俊是一位长相与年龄微不符的“老纪检”,不到40岁的他,早生华发。2010年9月,谢俊通过遴选考试进入冷水江市纪委工作,2011年他被娄底市纪委抽调办案,至此,开启了他的一线办案之路。之后,几乎每年他都被上级抽调办案,最长的一次被抽调时间长达305天,先后主办、参与查办的各类违纪违规案件110余件,其中大案要案20余件。2020年1月,谢俊被评为湖南省纪检监察系统2018-2019年度“百名业务能手”。
细心办案,巧抓细节撕开突破口
2016年,谢俊被湖南省纪委抽调参与一起受贿案的审讯工作。该案一名重要的涉案人员文化素质高、思维严谨细致,在尚未被组织调查前,他已做了长达2年的应对准备。
“他自认为考虑很周全、准备很充分,所以每每提到案情他都非常冷静,在采取留置措施后的十多天里,他都拒不交代问题。”谢俊深知,这类谈话对象最难对付,让他们开口,必须使用“巧力”。
“谈话内容不能局限于案情,要从各个方面与他‘话家常’,尽可能获得更多信息,再从中筛选可挖的线索。”随着办案经验的积累,谢俊善于“捕风捉影”。几次谈话下来,谢俊敏锐地发现谈到“母亲的牵挂”,谈话对象就会红了眼眶,谈到“领导的悉心栽培”,谈话对象就会用力搓手。
“这绝非偶然!”谢俊立刻向专案组领导进行了汇报,并针对谈话对象的行为规律,列出了四点展开心理攻势、情理结合的方法,最终通过与谈话对象探讨“真情”与“假意”,触动他的内心,一举突破了对方心理防线,也成为突破此案的关键。
耐心总结,深钻细研探索新方法
“充当保护伞的行为难以体现——不要单一地盯着保护伞与黑恶势力之间的往来,更要扩充至保护伞与经办人、中间人之间的相互连接。”
翻开谢俊2018年工作记录本,赫然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而像这样的工作记录本,他还有几十个,上面记录的都是他对审查调查工作的大量思考。
与谢俊共同办过案的同事都知道,每次案件侦破后,他都会“失眠”。“他每查办一个案件都要将办案过程中的问题症结、关键节点、法纪疑难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查办案件结束后,还要进行归纳总结。”
2016年,谢俊开始致力于“执火夜行,点燃灯塔”,在审查调查中深入违纪者的内心世界,把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树立起来,达到惩贪治腐的根本目的。2018年,谢俊总结性的提出“人物心理画像”体系——“每个违纪人心里都有一个违纪形象,根据他的行为表现、活动迹象、细微表情、兴趣爱好都会折射出心理上的违纪特点,还原出他的违纪现场,并以此攻破他的心理防线。”
不忘初心,牢记责任担当坚守使命
2014年,谢俊所在的第五纪检监察室收到了铎山镇大坪村村民反映的《村支书坏懒赖,老百姓要倒霉!》信访件,简单反映了村支书在新农村建设中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的问题。
据悉,2010年12月,冷水江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统筹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2011年,铎山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2年,铎山镇又有7个村成为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每个村有大笔的的工程预算,而大坪村正是其中之一。
伸手动新农村建设的奶酪?谢俊立即赶到铎山镇大坪村,向村民了解该村新农村建设相关情况。
通过挨家挨户的谈话走访及现场查看,谢俊发现群众对村干部怨言颇多、意见很大,全面梳理已掌握的相关情况后,谢俊来到该村调查相关凭证。然而,事情比预想的要困难。
“要查阅工程项目相关资料,他们把全村的所有资料都摆出来,让我们自己找,细问会计凭证上相关明细,他们说自己不记得了,编各种理由搪塞。”谢俊沉住气,决定先筛选问题线索,从信息量较大的问题入手来拆“围墙”。
没日没夜的翻阅大量的资料,一有时间就奔现场核查,谢俊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有朋友不禁调侃他:“这是市委书记的驻点村,你这么查都不注意‘影响’?这样累死累活的,值吗?”对此,他一笑置之:“这是一个纪检干部该考虑的?”凭着谢俊这股韧劲,该村村支书的违纪事实慢慢浮出水面,最终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均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谢俊的真心付出,收获了群众的信任。此后的几年,大坪村村民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先向谢俊咨询,而这一切,只因为他的积极作为。(冷水江市纪委监委 张伟琳)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