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啃掉工程项目类信访这块“硬骨头”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0-05-05 09:42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18年,我镇纪委共受理信访件19件,其中涉及工程项目类的有9件,几乎占了全年信访件的一半。2019年,收到信访举报件10件,无一起工程项目信访举报件。”近日,郴州市纪委监委信访督导组到嘉禾县广发镇开展督导时,镇纪委书记胡翔雁汇报着这一年来的转变。

  频发的工程项目类信访举报件困扰着许多基层乡镇纪委,广发镇纪委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广发镇有17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约4.1万人口。每年该镇各村实施的电力、公路、供水、环保等工程类项目大概有20个,所以历年来聚集在这一领域的问题也呈多发态势,信访件数量居高不下。针对这一现状,胡翔雁深知,要想啃掉这块“硬骨头”,唯有从源头上改,方能防止工程项目类上访行为的发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便向镇党委政府提出,要立即规范村级工程项目程序。”

  考虑到信访办理的严峻形势,广发镇党委政府积极采纳了镇纪委的建议。当年,由广发镇纪委牵头,多部门配合,多番借鉴、屡次推敲,《广发镇关于规范村级招投标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终于出台。

  “要确保工程项目公正、公开、透明,不留疑点,不惹非议,抓好项目实施、招投标、施工过程管理和工程结算四个环节是关键。我们从防控廉政风险出发,在《办法》中对这四个环节分别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做到了依法依规、严格管理、阳光操作。”广发镇党委书记雷艳兵介绍,为避免新增村级负债,该《办法》要求各村需招投标的项目,明确的到位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总预算的70%。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实施前必须开好村两委及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确定项目内容和预算,再根据不同的项目预算,分三档制定不同的招投标要求,明确界定报批范围,不再含糊其事。

  工程项目招投标是问题频发环节。为防范杜绝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串标、围标等不正之风,广发镇建立了实名制报名、农民工工资保障、黑名单制度,要求竞标人在招投标前签订《建设项目投标廉政承诺书》,镇纪委工作人员还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到项目招投标现场开展监督。“如发现竞标人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将根据其行为引起后果的严重性,实行差别化管理。情节严重的,将禁止参与镇内所有招投标活动。” 广发镇纪委副书记罗雪斌表示,为避免工程承包人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矛盾隐患,他们还要求承包人要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5%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以防农民工工资追讨无门。

  项目施工过程,也是滋生腐败、暗藏“猫腻”的一个主要环节。为保证工程质量,《试行办法》要求中标者需缴纳一定押金。项目施工过程中,实行全程留影监管,避免出现工程量不清、工程质量不达标等情况。若需增补工程量的,要预先提出工程增补计划。项目竣工验收后,对照《广发镇村级建设项目报账资料清单》内容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照村级财务报账流程进行报账。项目款项将直接汇入中标人账户,不再经过村干部或其他无关人员账户,免得多生“事端”。

  一项备受关注的《办法》在推行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质疑和阻力。在试行过程中,有村民针对公开招投标的公开范围提出了质疑。 “对于群众的质疑,我们进一步完善调整,要求各村在张贴公开招投标公告后,拍照将其发到各村的党员群或村民群,以网络传播的方式广而告知,扩大传播范围,形成良性竞争,避免因传播范围小而产生其他的举报隐患,还群众一个明白。”胡翔雁说道。

  如今《办法》从试行至正式实施的这一年,广发镇严格依照《实施办法》依法依规依程序开展项目建设;这一年,备受诟病的工程项目建设领域日趋平静,非议减少;这一年,广发镇再未接到新增工程项目类信访举报件。

  谈起信访办理心得,胡翔雁说,“这个成绩的取得,既超出了我的预计,又在我的估算之内。我经常在想,要化解好群众信访诉求,还真得沉下心多思考,就像钉钉子般,只有一锤一锤地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嘉禾县纪委监委 李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