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扶贫路上】竹林致富路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0-05-10 08:2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5月7日一早,湖南省炎陵县纪委监委驻竹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建群来到贫困户蓝德胜家走访,却被告知,蓝德胜早早上山了。循着后山“当当”的砍竹声,罗建群上山给他送去了帆布劳保手套。

  “送得太及时了,谢谢你。我要抓紧时间把这几十亩已长成的竹子砍了卖掉,不然等新笋长到半人高,竹子就不好砍了。”蓝德胜说。

  在罗建群与蓝德胜之间,这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走亲戚”了,蓝德胜对生活燃起希望也是从认识罗建群开始的。

  今年44岁的蓝德胜是竹园村的贫困户,因老婆残疾,儿子有先天性心脏病,他无法外出务工,又不具备种植养殖条件,全家只能守着竹山过穷日子。

  “破破旧旧房几间,清清苦苦过个年”,蓝德胜当时请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了自家大门上,既是自嘲,也透露着许多无奈。

  而在竹园村,像蓝德胜这样“致富无门”的贫困户不在少数。竹园村位于罗霄山脉深处,海拔1700米,山高水冷使得这里的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生长缓慢且产量不高,唯有满山的竹子是全村152名贫困村民脱贫的指望。

  “就是这样靠山吃山的地方,在县纪委监委扶贫工作队进驻前,村里竟没有一寸水泥路。”罗建群说,村民靠竹子谋生,但山里却没有农用车能进出的路,砍竹子全靠人背肩扛。1个壮劳动力1天只能砍10来根竹子背出山去卖掉,起早贪黑一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多块钱。

  路已不仅是竹子的销路,更是村民的生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建群与扶贫工作队四处筹集修路资金,通过艰苦建设,在全村10个村民小组之间修建了12.8公里的通组水泥路,并在数千亩的竹山中开辟了22公里的农用车便道。

  路通了,脱贫的希望也跟着来了。罗建群等人推动在竹园村兴建了两家楠竹加工厂,通过协调用地、筹措设备、奔走销路,让竹加工成为了全村支柱产业,一直靠“输血”的贫困村终于有了“造血”能力。

  “现在是产竹子的时节,村里竹子每天产量有30多吨,加工厂按550元1吨收购,光这项就使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5000元,同时在楠竹加工厂工作的贫困户每人每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村党支部书记孟新德说。

  路修好了不仅筑巢引凤,还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运竹子出山。

  “现在砍竹子,只需削掉竹节上的旁枝,然后就地往山坡下一推,竹子顺势就滑到了农用车进山的便道上。有了车与路,我现在一天能砍二百多根竹子拉出去卖掉呢。”满头汗水的蓝德胜说。

  幸福追着勤劳的人,好消息一茬接着一茬。就在去年,蓝德胜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通过国家补贴把四处漏水的旧房修缮一新,红瓦白墙,明窗净几,一家人在新家里过了年。

  “罗队长,再麻烦你个事行不?”罗建群准备下山时,蓝德胜笑着说:“你下次来能帮我带副新对联吗,以前的那种对联我已经扔掉了。”

  “好,这副新对联我一定送到。”罗建群笑着对蓝德胜竖起了大拇指,然后转身朝下一家贫困“亲戚”家走去。(记者 邹太平 通讯员 廖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