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巡察一线】70人吃饭买单176人,饭钱哪去了?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0-06-23 09:10 来源:三湘风纪网

  “70人吃饭,给176人的饭钱,这亏本生意谁会做?这笔钱很有可能就是‘岗位津贴’的来源。”2017年7月,石门县委第二巡察组通过对财务凭证的“地毯式”查阅和反复比对,发现县城管执法局涉嫌“变相发放”岗位津贴问题的突破口。

  会议记录翻出“津补贴”

  2017年6月,巡察组进驻县城管执法局,对其开展全方位政治体检,在翻阅局党组会议记录中,有几段话引起了巡察组的注意:

  2014年,“给二层骨干以上人员按照不同岗位和层级发放岗位津贴,具体标准为班子成员每年12000元、副科级级别每年6000元……”

  2015年,“继续发放二层骨干以上人员岗位津贴,局长岗位提至15000元……发放采用工作经费变通。”

  2016年,“正股级和副股级岗位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3600元和2400元……”

  “岗位津贴”年年发,还逐年提标,党组是否是集体违规决策?发放依据和资金都是哪儿来的?这些问题亟待破解。

  记账凭证查出“账外账”

  通过翻查财务凭证,巡察组发现该局共有工作人员176人,在外工作的72人,日常就餐人员只有70余人,但是该局与食堂签订的合同是按每日176名固定就餐人员支付工作餐费,客餐和会议餐另外按市场价结账,结账票据使用内部往来收据。

  “明显不合理的做法必然存在猫腻!亏本的买卖肯定没有人愿意做,有没有可能这些多给的钱最终还是回到了局机关,需要提请县纪委协助去银行查阅相关人员银行流水。”巡察组当即向巡察办汇报,查清该笔资金的来龙去脉。

  经查,2014年-2016年,该局通过虚增食堂就餐人数、开会培训天数,将食堂2名工作人员作为协管员发放工资等方式,通过食堂承包人转入局办公室主任朱某的私人账户69.3万元。另外,还通过某电脑公司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资金5.05万元。其中54.96万元资金用于发放每年局二层骨干以上人员的“岗位津贴”,余下的钱用于支付烟酒款等违规开支。

  违纪“伸手”落得一场空

  经县纪委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县城管执法局通过虚列食堂开支、虚开发票等方式套取资金共计74.35万元,账外处理相关费用的事实浮出水面。

  2018年4月,朱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覃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9年11月,原党组书记、局长梅某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该局违规发放的岗位津贴全部上缴财政。

  巧立名目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最终3人都在栽了跟头。“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党纪国法就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规矩,必须把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才不至于在诱惑面前昏了头、湿了身,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石门县委巡察办 龚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