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以案示警】被虚荣心“绊倒”的镇党委书记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0-07-14 10:14 来源:三湘风纪网

  王丽萍,女,永兴县柏林镇原党委书记,2019年7月26日辞去公职。2019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永兴县纪委县监委审查调查。2019年11月,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公诉。2020年6月22日,以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虚开发票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愧对党、愧对民、愧对组织,我对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王丽萍多次声泪俱下的悔悟。

  “由于虚荣心作祟,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歪曲,最终毁掉了王丽萍。”永兴县纪委县监委相关办案人员介绍,王丽萍从私设“小金库”,再到贪污、挪用公款,从一名党委书记一步步沦为“阶下囚”,其堕落轨迹让党员干部警醒。

  古语云:“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王丽萍最初在县规划局工作时,尽职尽责、生活节俭。“骑着摩托车、穿二十几元一件的T恤上班,觉着很快乐、很满足。”王丽萍在忏悔书中说。然而,随着王丽萍走向领导职位,尤其是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后,乐于“采华名”“兴伪事”“讲奢靡”。她开150多万元的保时捷、买1500万元的别墅、穿上万元一件的衣服、交18万元征婚会费、用上千元的一瓶的香水,俨然一副“王总”的派头。

  王丽萍的再婚丈夫是一家小公司的股东,却谎称丈夫是某大公司副总裁,身家数十亿,赠她别墅多栋、豪车几台。其实,谎言、光鲜只是她掩饰违纪违法的“外衣”。当她的经济不足时,便利用职务便利,向老板大肆借款上千万元。迫于巨额的还款压力,贪婪之手无耻地伸向公家。

  让人不解的是,王丽萍在接受审查调查时,还在做“伪事”,指使他人虚构项目、虚开发票644万多元,欲盖弥彰,妄想掩盖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贪污、挪用公款、虚开发票、私设“小金库”,成为了王丽萍满足虚荣心的“恶行”手段。

  经查明,2019年9月,王丽萍指使他人以虚构工程、虚购物品名义,到柏林镇公益理事会报账67万多元;2018年底,王丽萍以镇政府的名义向两家公司借款1000万元,名义上是支付征地拆迁款,实际上把890万元“几经周转”进入了个人腰包;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王丽萍先后支取征地拆迁款44万元;2018年10月,王丽萍将企业办租金费20万元转入指定账户。累计贪污、挪用公款1021万余元,用于个人生活开支。案发后,退缴了300万元。

  另外,王丽萍在担任樟树镇党委书记的三年期间,以权僭法,截留公款,私设“小金库”400多万元,借公家办事名义,陆续支取145余万元,用于个人购车买房等。

  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王丽萍自身德不配位,虚荣作祟、“三观”扭曲,灾殃终于来临。王丽萍辞职后一个月,一封举报信让她沦为了“贪欲的囚徒”。

  【执纪者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从王丽萍案来看,其思想蜕变过程,源自于她扭曲的“三观”、虚荣的心态,其信奉的“关系学”“金本位”“权力论”是极其荒谬的。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党员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常弹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抵制诱惑,才能固本清源。(永兴县纪委监委 陈保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