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外贸广场”项目重启背后……

七月的骄阳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办公室,给压在办公桌上的两张民生工程彩色照片涂上了一层炫目的色彩。
5月15日,临澧县安福街道文化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彬彬拿着一份《文化街社区外贸广场下水道改造及道路硬化方案》,来到安福街道纪工委办公室,对我说:“陈书记,这个外贸广场方案是在听取居民代表意见,经社区共同研究,形成的一建设个方案,请书记过目,并提交街道监督小组讨论审批,尽快让这一民生工程上马。”
我接过方案,看了又看,发表了个人意见:“第一,项目计算方法粗糙,虚列了一些开支;第二,沟渠用盖水泥板的办法,无法保证载重车辆通行,埋下安全隐患;第三,渠道两边砌墙占用较大空间,影响泄洪。我看,需要重新修改才行。”
“外贸广场的路面荒了十多年,社区居民每年都拿这个‘陈芝麻’说事。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形成这一方案。没想到在你这儿卡壳了。算了,不搞了。”黄彬彬回复说。
“不可能不搞,还要认真搞好!”还没等我把话说完,黄彬彬就转身离开了。看着离开的身影,我的心情无法平静,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不能耽搁,这事得认真盯着点。安福街道纪工委立即将此方案提交街道监督小组讨论,大家都否决了这一方案。但这件事不能僵着,纪检监督是为了推动工作顺利开展,而不是“设槛”阻栏。于是,当天下午,我和街道监督小组7名成员、水利站技术人员一起来到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后,技术人员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埋高压涵管。既不影响泄洪,又能保证道路承重,还可节省一笔开支……”
“这个办法确实好!之前我怎么没想到。”黄彬彬不好意思地说:“回去马上按照这个思路修改。”第二天,黄彬彬带着修改好的建设方案再次来到安福街道。监督小组仔细审核认为:广场建设方案功能清晰,布置合理,建设资金成本、技术参数符合乎要求,工程开支也由原来的预算11.3万元压缩到8.1万元,节省了3.2万元。于是,大家都在方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面对这种场景,黄彬彬趁热打铁,立即召开支部会议,敲定施工队伍,按照重新更改的方案设计图开始施工。经过工程建设人员2个多月的连续作战,一个功能合理、崭新漂亮的外贸广场,展现在社区居民面前。
“这下好了,多亏街道纪工委、街道监督小组审核把关,前置关口监督,工程进度这样快,质量这样好,不仅圆了社区居民多年的‘广场梦’,还节约了建设资金,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社区居民群众纷纷点赞,大家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临澧县安福街道纪工委 陈国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